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許小年:改革的路線圖與公信力

2013年01月14日08:57    來源:海外網    許小年    字號:
摘要:最近領導講“空談誤國”,確實如此,改革需要實干,但我想修改下半段,把“實干興邦”改成“實干興民”。因為國和邦都由人和民組成,強國興邦是手段,終極目標是富民和興民,也就是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地發展。

十八大以后,北京吹來陣陣新風。當新一屆的中央領導把目光從西柏坡轉向深圳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重新啟動改革的希望,雖然只是希望。當來自頂層的講話重提“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有人感到失望,說我們已經摸了30年的石頭了,怎麼還在摸?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進步,至少沒有說什麼石頭是不可以摸的。而在過去我們知道,有幾塊石頭不能摸,現在又都可以摸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信號。當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被歸功於改革紅利的時候,我們感覺到扭轉過去十年間國進民退的趨勢已經有了可能性。

過去十年間,我們片面地追求經濟增長,不僅透支了銀行和財政,透支了社會和環境,而且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改革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隨著等待時間的延長,人們對於政府的改革誠意和能力都產生嚴重的懷疑。今天在我們在討論重啟改革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大致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就很難恢復改革政策的公信力。而沒有公信力的政策無法得到貫徹,民眾有可能又會以為是一場高調的空談。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民眾的積極參與,改革將一事無成。

路線圖的重要性還在於,和1978年相比,今天的改革要困難得多。社會與經濟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權貴利益集團,改革勢必影響既得利益,阻力可想而知。改革的第二個困難是缺乏共識。1978年的中國剛剛經歷了十年“文革”,在社會大亂和經濟瀕臨崩潰的情況下,人心思變,改革成為黨內外的一致共識。今天的中國比那時富裕了,但如何解決溫飽之后的問題,特別是收入分配問題,社會上沒有形成共識。改革的難度越大,越是需要一個路線圖和時間表以堅定公眾的信心,提高政府改革政策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表明,要想事先確定路線圖和時間表是非常困難的。中國的農村改革發端於基層,中央及時予以肯定和推廣。城鎮民營經濟是企業家干出來的,正像小平同志過問“傻子瓜子”事件所表明的,在改革的過程中,政府如果不打壓、不禁止就已經很好了。除了涉及國家整體制度時,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例如1990年代中期的財稅和外匯改革,中國的改革主要靠基層的試驗和實踐,政府的作用是及時總結經驗,將民間的制度創新變為政策和法律。

權衡考慮改革公信力的需要和方案設計的困難,我個人認為路線圖宜粗不宜細。實際上也不可能過細,因為制度創新帶有很強的偶然性,在市場上有一個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新制度產生和它的演進過程事先都很難預料。對於頂層來說,最重要的是表明態度,給出方向和目標,以強化改革的公信力。關於時間表,或許隻能是“有頭無尾”,比如宣布某項具體改革大概的開始時間,但不限定結束的日期。想要有周全的整體方案、細致的執行步驟,統籌協調,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是用計劃思維搞改革,不僅不符合中國的改革實際,而且世界上也從來沒有成功的先例。

強化改革的公信力還可以有其他方面的措施,最近已經有不少學者提出了建議,成立獨立的“國家改革委員會”,將現在的發改委並入新的改革委。改革委直接向全國人大或黨中央匯報,而不是政府的一個部門。過去十年的一個教訓就是改革依賴部門制定案,這些方案幾乎沒有例外地都強調政府部門的重要性,擴大部門管制的范圍,增加部門掌握的資源,以便最終將部門利益轉化為個人利益。歷史証明,這是一條以改革為名,而實為部門爭權的歪路,今后不能再這樣走下去了。

國家改革委員會下轄法律、政治和經濟三個子委員會,分別負責這三個方面的體制改革。法律體系改革的方向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落實《憲法》﹔落實《憲法》規定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各級人大作為唯一的立法機構,收回政府部門的立法權。法律體制改革的另一任務是逐步提高司法的獨立性和專業化程度。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加強民眾對官員的監督,制約和平衡政府權力,重新界定政府的職能。我本人不是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專家,這些課題留待法學家和政治學家討論。下面主要講一下經濟體制改革粗略的設想,盡管這些改革都離不開司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支持。

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有幾件大事是一定要做的。

第一,政府退出經濟。政府廣泛地參與經濟活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對市場的過度管制和干預構成了腐敗的源頭。因此,政府退出經濟具有提高經濟效率和實現社會公正的雙重意義。政府退出經濟,就需要改變官員的選拔和任命機制,取消GDP和財政收入作為官員的考核指標,改為群眾滿意度,這就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了。

第二,財稅改革。近期需要全面減稅,而不是以“結構性減稅”為名,有增有減,實際上隻增不減。減稅的同時要大幅地削減政府支出,特別是投資和冗員的工資支出。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在財政的預算和執行方面強化各級人大的作用,嚴格執行《預算法》,為此必須提高財政的透明度。我們的財政現在是一個黑箱,外界無從知道,每年收了多少錢,這些錢怎麼花,納稅人幾乎完全不知情。在人大監督到位的情況下,可適當和逐步增加地方財政的自主性。

第三,監管改革。“監管”這個詞不好,按照它的本意應該叫做“規治”改革,就是規范化治理,而不是監督管理。一說監管,又變成政府管市場、管企業了。Regulation是“規范化”的意思,企業、個人、市場交易主體的行為要符合規范,根本沒有管理的含義,不需要一個機構在那兒管。英文詞翻譯得不准,給人們形成一個錯誤的印象,規治變成了監管。約定俗成,仍叫監管吧,監管改革的原則是,凡市場能做的都交給市場,實行最小監管法,把監管的范圍縮到最小。要提高監管的透明度,監管部門依法監管,不得以監管為名,干預企業的經營。為了減少監管,需要大力發展行業協會和行業組織,凡有可能的地方,均用行業自律代替行業監管。

第四,取消國有和民營資本的區別。國有和民營的分類本身就是歧視,資本就是資本,為什麼要論血統,要論出身?政府和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行業,開放石油、天然氣、電訊、航空、金融、醫療、衛生、教育等國有壟斷或國有控制的行業。

第五,土地制度改革。從確定農民的土地權益入手,允許多種地權的流通,打破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這對於保護農民利益,降低地價和房價,促進城鎮化,釋放民間需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近領導講“空談誤國”,確實如此,改革需要實干,但我想修改下半段,把“實干興邦”改成“實干興民”。因為國和邦都由人和民組成,強國興邦是手段,終極目標是富民和興民,也就是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地發展。(來源:經濟觀察報 演講者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