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新華社:管住公車私用背后的權力

2013年03月25日08:17    來源:新華網    姜剛    字號:
摘要:領導干部手中權力來自人民,理當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工商所長開公車前往超市購物,城管駕駛執法車接送女兒上學……媒體近期不時曝光的公車私用現象,與中央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相違,引發公眾詬病。管住公車私用背后的權力,已成社會訴求和民意所向。

既然是公車,顧名思義就應專用於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然而,基層單位違規配備、領導干部違規“享用”專車之事屢見報端,公車夜泊歌肆酒店門口、節假日現身景區等現象令人側目,諸如此類突現出權力的驕縱,傷害著黨和政府的威信。

領導干部手中權力來自人民,理當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公車問題上,是將公車用於執法、服務,還是將公車用於接送家屬、外出旅游,事實上已經遠遠超出公車使用問題本身,已經成為檢驗領導干部的權力觀、利益觀的一面鏡子。

公車上的種種問題,根源在於特權思維和權力未能受到有效約束。記者在基層採訪中了解到,某些領導明知不符配備專車要求,但仍將單位用車據為己有,上級部門也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規定公車不能在夜晚出入賓館、酒店、娛樂場所,就索性將車停在僻靜處之后再步行前往。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躲避了監督的“眼睛”,弱化了制度的約束力,使公車的管理規定名存實亡。

遏制公車私用現象,就要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通過建立剛性的制度來約束權力,健全查處問責機制,尤其是細化管理規定,提升違規成本,使公務人員頭上時刻懸著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使其從心理上不敢、不願私用公車。唯有此,才能讓公車和私用逐步“脫鉤”,形成清明的用車環境。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