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底特律盛極而衰、曼徹斯特盛而不衰、魯爾“化腐朽為神奇”的悲喜故事告訴我們,城鎮化發展必須以產業為基礎,避免“產業空洞化”,不能把城鎮化搞成“房地產化”。尤其是以傳統產業為支柱產業、主要依靠資源開發的城市,更要及時培育接替產業,進行產業升級。 |
如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化質量必須關注的問題。最近美國汽車名城底特律“樓市崩盤”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底特律衰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它對中國的城鎮化有什麼啟示呢?
導致底特律衰敗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但主要原因還是其產業結構過於單一,當支柱產業——汽車產業地位下降后又沒有形成新型的接替產業。因為,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發動機,城市的發展必須要有產業支撐,否則就是唱“空城計”。除少數作為政治中心的城市外,一般來說,城市如果沒有產業支撐,城市經濟就不能發展,就不易提供必要的就業機會,難以聚集人力物力財力,無法增加收入和投資。
而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受到自然、人口、技術、經濟等因素制約,這些因素不斷變化,因此城市的產業和產業結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需求的變化,傳統制造業可能會成為“夕陽產業”衰敗甚至消亡,新興的“朝陽產業”會不斷出現。比如,依靠煤炭、石油、鐵礦等資源開採而形成的城市,隨著資源開採完畢,會變成資源枯竭型城市,如果沒有新興產業的及時形成和接替,城市支柱產業的衰退必然導致城市衰敗。這就是世界上許多原來興旺繁榮的資源型城市后來變成“鬼城”的原因。
但世界上也有很多像底特律這樣以傳統制造業為支撐發展起來的城市,並沒有走向衰敗,不少至今還保持繁榮。最具典型意義的有英國的曼徹斯特和德國的魯爾地區。曼徹斯特是英國工業革命時興起的城市,曾經是世界棉紡織工業發祥地、英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隨著英國紡織工業衰退,曼徹斯特也經歷過痛苦掙扎,由於及時著力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如今曼徹斯特發展成“以金融、教育、旅游、商業、制造業為特色的繁華不夜城”。德國魯爾地區從19世紀后半葉起是煤炭鋼鐵重工業基地,20世紀60年代也面臨衰落處境,德國人沒有採取大拆大建、另起爐灶的做法,而是將廢棄無用的廠礦設施改造成為文化、旅游產業的新景觀,使魯爾地區重新煥發青春。
底特律盛極而衰、曼徹斯特盛而不衰、魯爾“化腐朽為神奇”的悲喜故事告訴我們,城鎮化發展必須以產業為基礎,避免“產業空洞化”,不能把城鎮化搞成“房地產化”。尤其是以傳統產業為支柱產業、主要依靠資源開發的城市,更要及時培育接替產業,進行產業升級。隻有這樣,我們的城市才能長盛不衰、城鎮化才能健康持續發展。(作者簡新華是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