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王偉健:“強勢監督”是對權力的警示

2013年04月24日08:4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實際上,不管是頂風作案的吃喝,還是一些不顧民意的決策,背后往往都有被扭曲的權力觀,都暴露了陽奉陰違的惡劣作風。以吃喝為例,會找出種種借口,或是“投資商來了,不吃不行”,或是把吃喝搬到單位食堂、公園會所。而在決策之時,往往把政績和升遷看得更重。

  接受群眾的監督、適應群眾的表達,理應成為領導干部工作甚至生活的基本語境

  高檔水產、貴重名酒,群眾圍堵、主任跪桌……這樣的情節,讓江蘇泰州濱江工業園區管委會的一次豪華宴請,引來廣泛關注。

  雖然泰州方面及時調查,坦言“接待活動執行相關規定不嚴,造成較壞影響”,並將相關責任人免職,但在這起“吃喝”事件中,公眾的“強勢監督”,直接把權力與權利的命題,再次擺上了桌面。

  不管群眾的監督形式是否得當,大吃大喝、鋪張浪費,本身就不該發生。更何況,中央力倡改作風,江蘇還出台了“十項規定”,甚至制定出公務接待標准。這樣的背景之下,群眾對作風問題高度關注,頂風作案難免會犯眾怒。

  “餐桌上的腐敗”還只是導火索。筆者採訪了解到,對在小區旁建化工廠以及拆遷補償標准的不滿,才是背后的心理結穴。按這些居民說法,該小區已是搬遷小區,這一化工廠“既違反當初規劃,也有悖環保要求,更未征得居民同意”。

  建化工廠是否經過相關論証,拆遷補償標准是否符合規定,當然不能單聽任何一方說辭。管委會引進這一項目時,背后到底有沒有像居民認為的那樣,把權力看成自己的私有物,隻想著要“政績”,而犧牲居民利益、環境效益,這些都需要相關方面詳細調查。不過,因為建廠搬遷的矛盾,而導致一場違規吃喝被抓了“現行”、繼而起了沖突,這樣的變化,無論如何都讓當地領導干部始料不及,或許更讓他們追悔莫及。如果在面對“化工廠留下還是居民留下”的問題時,能多考慮群眾感受﹔如果能在關於拆遷補償的談判中,多聽聽群眾意見,可能也不至於有如此尷尬的收場了。

  實際上,不管是頂風作案的吃喝,還是一些不顧民意的決策,背后往往都有被扭曲的權力觀,都暴露了陽奉陰違的惡劣作風。以吃喝為例,會找出種種借口,或是“投資商來了,不吃不行”,或是把吃喝搬到單位食堂、公園會所。而在決策之時,往往把政績和升遷看得更重。

  宴請遭民眾圍堵,也說明了群眾對作風問題的反感,不僅是因為鋪張浪費或是敗壞風氣,更是因為背后反映出權力對權利的傲慢。中央把改作風當做工作切口,也正是為了規范權力運行,減少權力與權利的對峙,打破習近平同志所說的“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的無形之牆。

  而從自發圍堵到微博曝光,群眾的監督情緒和方式更啟示我們,這是一個“權利時代”,群眾對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表達權的要求日益高漲。接受群眾的監督、適應群眾的表達,理應成為領導干部工作甚至生活的基本語境。不僅是在吃喝等作風問題上,更是在行政過程的每一步,不管決策、執行還是監督、反饋,隻有適應這樣的變化,把權利放在首位,才能免於被圍堵甚至“被下跪”的結局。

  在此事件中,群眾的圍堵和曝光,不僅讓公款吃喝者付出代價,更為自己爭取到表達權。然而,讓群眾抓吃喝,和讓社會盯公車、讓網絡找手表一樣,再熱鬧也只是個案,更重要的也更根本的,應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王偉健)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