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海外版]慈善不是一廂情願

2013年04月26日08:12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摘要:社會日漸富足,人們比以往更願意向弱勢群體伸出援手﹔媒體技術發達,發生在哪怕偏遠山區的不幸,也能引起大眾的關注。不過有些時候,奉獻愛心也得講究方式,像“愛心格子鋪”的創意,就動用了新鮮思維。

晉江的“愛心格子鋪”可是做出了名聲,相關新聞報道不時見諸報端。人們在這裡要麼捐出財物,要麼買下贈品,這一賣一買間沉澱的善款,就是受捐助者的希望。獻過愛心,人們也能得到“愛心卡”,每一筆善行都折算成“愛心值”存進卡裡,供愛心人士享受相應的服務並受表彰。

通過善款和“愛心卡”,受捐者、捐助者在“格子鋪”裡各有所得,跳脫了傳統慈善裡捐助者向受捐者“單向施與”的刻板模式﹔流轉於“格子鋪”的,也是些二手物品,有效利用了人們閑置的資源。這些都是很棒的思考和實踐,難怪前來參觀的外國記者贊不絕口。

社會日漸富足,人們比以往更願意向弱勢群體伸出援手﹔媒體技術發達,發生在哪怕偏遠山區的不幸,也能引起大眾的關注。不過有些時候,奉獻愛心也得講究方式,像“愛心格子鋪”的創意,就動用了新鮮思維。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5·12”特大地震,北川中學樓舍倒塌,奪去上千條年輕生命。災難發生后,大批捐款涌向北川援建新中學。重建期間,筆者多次前往參觀,新北川堅固的新校舍、高質量的教學裝備令人“嘆為觀止”。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和投影設備、十分名貴的花木都被捐給新學校,這些都是社會各界乃至海內外華人的拳拳愛心。校方深表感動,卻也不無憂慮,“設備這麼高級,怎麼維護,怎麼修理,我們都不知道啊!”能不能隻採購適合的用品,將剩下的善款建立基金,日后用在其他“刀刃”上?新校舍援建方表示,不行,因為捐款方已經在用途上寫明,要求全部用在建學校上。這便是傳統慈善單向思維帶來的無奈。

獻愛心也要尊重接受者的心情。筆者認識一戶北京的低保人家。家裡唯一的勞力是位單親媽媽,她獨自撫養身患肌無力症的兒子。這位媽媽經常要到“愛心超市”購買低價食品,但天黑之前從不會去。她這樣解釋:“人有臉,樹有皮”。有些愛心活動主辦方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捐獻儀式上,找來媒體對著受捐者又是採訪又是拍照。有的受捐者願意借機向公眾表達謝意,有些內心敏感就表現得無所適從。如果后者把受捐助和當眾丟掉尊嚴畫上等號,這次愛心行動就失敗了。

現代慈善事業,擁有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責任,呼吁更科學的督導規劃和新鮮思考。無論任何背景的慈善機構,都應該放下身段,向任何可能借鑒的案例,比如“愛心格子鋪”之類的“小微慈善”學習。因為,慈善是直達人心的細膩工程,不是一廂情願,它關乎接受者的自尊,工作細致些總沒有壞處。(王昭)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