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沒有近日藝術家方力鈞等捐贈人的追問,這筆8472萬元善款去向或許仍然成謎。紅會雖向捐贈人致歉,這筆錢仍然用於震后重建項目,而不是浪費,但是,8472萬元不是一筆小錢,改變善款用途不是一件小事,這樣的道歉和說明能令捐贈人滿意嗎? |
是主動自查自糾、清理過去的公信債務,還是坐等歷史包袱再次被引爆,是關系紅會公信重建的重要一面。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對百余名藝術家捐款使用情況作出說明,這些善款用於“博愛家園”項目,雖未按指定項目使用,但與捐贈人意願總體一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亦承認,在捐款使用、災后重建從決策到實施的全部過程中,及時與捐贈人溝通做得不夠,對捐贈人的服務也做得不夠。為此,紅會向相關捐贈者致歉。
如果沒有近日藝術家方力鈞等捐贈人的追問,這筆8472萬元善款去向或許仍然成謎。紅會雖向捐贈人致歉,這筆錢仍然用於震后重建項目,而不是浪費,但是,8472萬元不是一筆小錢,改變善款用途不是一件小事,這樣的道歉和說明能令捐贈人滿意嗎?
善款使用尊重捐贈人的意願,是慈善的基本倫理,也是常識,然而,紅會在基本面上失守,居然出現如此紕漏,實在不應該。而且這個善款的問題竟然一拖5年左右,不是一般的責任心缺失,和對捐贈人的不尊重。在這樣的個案中,大家再次看到紅會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由此而累積的公信債務,究竟有多麼嚴重。
在紅會看來,郭美美事件他們是“躺著中槍”,但不能否認的問題則是,郭美美事件只是引爆其公信債務的導火索。每一筆公信負債都相當於一枚定時炸彈,每一次問題被曝光,都有可能令之前一些恢復公信的努力付之東流。
蘆山地震發生后,紅會在前方努力救災,后方質疑聲音不斷,紅會也及時回應輿論關切。本來輿論已稍暫平息,然而,藝術家追問汶川地震捐款,再次讓紅會陷入泥潭。
就在前兩天,中國紅十字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表示,“如果兩到三年仍然翻轉不了‘黑十字’的印象,我自動請求辭職。”紅會重建公信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不可謂不強,但重新贏得公眾信任也不可謂不難。
以紅會的救援力量、資源以及動員能力,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家慈善機構可以代替,中國未來的慈善事業,紅會的作用不容忽視。公眾所求以及紅會改革的共同方向,應是將來讓紅會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公眾。這當然需要紅會重建公信,並推進機制的改革,需要更加公開、透明,需要按照慈善事業的通行慣例做事。但是,紅會重建公信,不可能隻依靠面向未來的改革,而不去正視過去的歷史包袱。紅會的公眾形象也不可能因為人事更替,就能和過去沒有了關系。
中國人相信因緣循環、因果報應。慈善事業的任何一個問題,或許都不會憑空消失,被時間遺忘。藝術家汶川地震捐款事件再清楚不過地証明了這一點。而此事也直接表明,是主動自查自糾、清理過去的公信債務,還是坐等歷史包袱再次被引爆,確實是關系紅會公信重建的重要一面。(於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