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決定在賺夠第一桶金,充實經驗和閱歷之后回國,一定要回國。我為祖國而奮斗,同時分享祖國強大的果實。 |
中國媒體團大約是在中午12點鐘從酒店出發,先去“中國城”的一家中餐廳就餐。來自蘇丹的司機雖然自稱知道怎麼走,但是事實証明他對路並不熟悉,因為沒走多遠,他就發現方向不對,隻得掉頭回來。我們開始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看到他連連拍了幾次方向盤,嘴裡咕噥了幾聲,大家就知道,走錯了。所以之后大家都非常害怕他拍方向盤,即便他只是表達對路況不好或別的司機加塞的不滿。幾經周折,我們終於抵達“中國城”的中餐廳,飯菜早已准備好。
在利雅得想要吃一頓和在國內一樣地道的中餐基本上可以說是奢望,所以我們也沒有對這裡抱太大的期望,將就著吃吧,雖然這裡的廚師廚藝連國內最普通的家庭婦女都不如。可是聽陪同的中資機構工作人員講,這裡的中餐,算是很地道的了,所以很多中方工作人員都常來這裡就餐,而國內的訪問旅行團來利雅得也多是在這裡接待,廚師是湖南人,所以菜的口味偏重。他還告訴我們,這裡的餐廳有兩種菜單,一種是給中國人點的,另一種則是給阿拉伯人點的,給中國人點的更正宗。
倒是我們的蘇丹司機對這頓中餐吃得津津有味。最初,他對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雙的筷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學著我們的樣子夾菜,盡管服務員特意為他准備了刀叉。可是不管他怎麼努力,菜都夾不起來,看他的手法,和使用刀叉時並無二致,根本無法讓兩根筷子配合得游刃有余。最后,我看到他用兩根筷子叉起一個饅頭加到自己的碟子裡,這是他這頓飯使用筷子唯一的“戰果”,然后又用刀切開,用叉送到嘴裡。在十多種各色中國菜肴面前,你才知道用來吃西餐的工具刀叉和勺子很難有效發揮,隻見放棄使用筷子的蘇丹司機,用刀叉也是吃得手忙腳亂,滿嘴是油。中國的筷子文化,對於外國人來說,既神秘高深,又難以一蹴而就,要想熟練使用,恐怕非要下些苦功夫不可。
此前多次聽人說,沙特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這次的杰納第利亞遺產文化節中國主賓國活動讓在場的中國人都深有體會。因為下午的開幕式活動,沙特國民衛隊司令米特阿卜親王、中國文化部長蔡武、駐沙特大使李成文都將參加,所以安保檢查也較為嚴格。
可是當蘇丹司機拉著我們通過檢查崗時,才發現車輛沒有通行証,司機向國民衛隊士兵說明情況,士兵向車裡仔細望了望,看都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就放行了,中國人的面孔就是“通行証”。而在第二天我們乘車到距離利雅得八九十公裡的紅沙漠體驗沙漠文化時,通過邊防站,士兵看到滿車都是中國人,就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