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秦曉鷹:發展起來后的難題不比原先少

2013年05月08日08: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摘要:蘇共 “老大哥”的慘痛教訓,無疑會給中國執政黨帶來巨大沖擊,更重要的是,這一事件,迫使中國必須盡快跨越和擺脫蘇式體制,找到符合自己國情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和道路。

傅高義在他的新著《鄧小平時代》中,把蘇聯與中國這兩個社會主義大國在改革事業中的沉沉浮浮,進行了十分大膽又極有見地的比較。傅高義首先注意到,中國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具有與蘇聯不同的歷史、文化、民族和地緣政治的特點。

如果論及與蘇聯的淵源和對其認識深刻者,在中國老一代國家領導人中甚至在中國現代史上,恐怕很少有人能超越鄧小平。鄧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時的自傳中寫道:“在西歐,我深感對共產主義認識之膚淺”,“決心來俄國留學”。鄧小平在蘇聯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正趕上蘇聯還在延續實施“新經濟政策”。由列寧倡導的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抓住機遇,為加快建設爭取更多的時間。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很多,主要內容包括發展商品經濟,允許多種所有制成分,吸引外資,實行租讓制,大力促進生產力等。

鄧小平晚年有關計劃和市場要兼而有之、不能以有無市場來劃分姓社姓資等提法,不能說與他早年在蘇聯的經歷與感受無關。上世紀60年代,他還曾被指派參與中蘇論戰,當然深知各方觀點,也了解斯大林體制的種種弊端。1985年,他還說過,“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並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蘇共 “老大哥”的慘痛教訓,無疑會給中國執政黨帶來巨大沖擊,更重要的是,這一事件,迫使中國必須盡快跨越和擺脫蘇式體制,找到符合自己國情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和道路。

與蘇聯相比,中國盡管有如此之多的客觀優勢,但傅高義還是把中國改革成功的奧秘,歸結於“鄧小平在關鍵性問題上做出了與蘇聯領導人截然不同的選擇”上。這些“截然不同的選擇”是:

一、堅持共產黨的權威不動搖。

二、鄧小平不搞“大爆炸”(Big bang,亦稱“休克療法”)式的一步到位,他的做法是步步推進。鄧深諳國情,知道中國缺少必要的經驗、規章以及精明的企業家和私人資本,不可能突然轉向市場經濟,“因此他讓陳雲等人維持舊體制的運轉,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基礎,同時允許市場逐步發育……讓制度適應更加開放的經濟。”

三、鄧小平把全部改革戰略的支撐點,放在了“堅定地相信中國必須從觀念到貿易向外部世界全面開放”上。蘇共領導人對於允許外國商人和企業在蘇辦廠十分謹慎,也不敢放手派遣大批學生到海外留學。而鄧小平則堅信,一個國家隻有保持開放才能最好地發展,“他把自己對中國潛力的深刻信念傳播給國人,並運用高超的技巧穿越政治險阻,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