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表面上看,中日是在爭奪釣魚島的主權和控制權,但在更深層次上,中日爭奪的是各自的民意和自信。中國的崛起首先將改變東亞的政治、經濟格局,日本等東亞國家自然會抵觸和抗拒。 |
5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德裡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小范圍會見。
海外網5月20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6日載文《拉印越壓日菲 習李應對領土糾紛有新政》,摘要如下:
過去一年,中國與菲律賓、越南、日本和印度之間的領土領海爭端日益顯現,中國的周邊環境中不確定因素正在增加,中國內部主張強硬反擊上述四國的聲音也越來越高。習近平、李克強在處理這些熱點問題時已初步顯示出與前任不同的思路,即在整體趨於強硬的同時,拉攏印度、越南,打壓日本、菲律賓。
對中國來說,中日釣魚島爭端最為棘手,中印邊界爭議十分復雜,中菲、中越在南海的糾紛比較迫切。可以說,這些問題沒有一個容易解決。如何與四國互動,包括如何與被許多中國人認為在“暗中搗鬼”的美國互動,將是今后一段時間中國外交的重點與難點。
與 “擱置爭議”為主導有所不同,習李上台后對領土領海爭議展示出更多的“有所作為”的姿態。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處理釣魚島和黃岩島爭端,中國一改“動口不動手”的傳統,在口頭警告的同時,不斷派出公務船甚至飛機、軍艦到爭議地區巡航,與對手對峙。結果,日本長期實際控制釣魚島的局面被打破,黃岩島更是落入中國的實際控制。這一輪展示肌肉似乎給中國帶來了實在的好處。
在嘗到展示肌肉的甜頭后,一些軍事評論員忙於在各路媒體分析各國軍事實力、戰略意圖,散播通過強硬手段甚至軍事手段解決領土領海爭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軍情分析欄目成了許多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民眾的愛國熱情受到激發,中國輿論中要求放棄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甚至乘勢收回釣魚島和南沙群島的呼聲也進一步升高,中國領導人對外示強的壓力明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