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5日07:30|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摘要:在澳大利亞,當前對於中國的模糊感需要得到修正。未來幾年,澳大利亞將不得不做出承諾,要麼與中國走得更近,要麼拉開距離。雙方關系變得更加緊密是可能的結局。 |
大多數中國人可能會吃驚於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形象。對許多生活在這裡的人而言,中國是一個富足、強大、有統治力的國家,即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成為全球大國。中國是澳的主要貿易伙伴,而且兩國有著一系列共同的地區和國際安全關切。幾乎可以肯定,在未來數年內,管理對華關系對澳將至關重要。盡管如此,沒有跡象表明,這一議題將成為即將舉行的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的重要話題。
這多少令人遺憾。但現在可能是澄清澳大利亞公眾對中國模糊感的好機會。如果你提出以下論點,多數澳大利亞人可能會感到困惑:中國整體富裕,但人均仍然很窮﹔中國未來數年內的主要挑戰可能是發展國內基礎設施、管理環境問題和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球統治性地位並不是中國故事的一部分。
這裡有兩種相互沖突的觀點。大多數中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家依然貧窮,是發展中國家。他們帶著羨慕的眼光看待澳大利亞的相對公平以及世界級的醫療和教育體系。但對澳大利亞人而言,他們則認為自己的國家小,這並不是指國土面積,而是指人口。自己國家的軍隊隻有6萬人,海岸線無任何防衛。對於許多仍將自己視為從歐美走出的澳大利亞人而言,他們孤獨,需要努力保持文化、政治和安全紐帶。
把這些不同的自我感受放在一起,我們便會看到問題所在。這並非源於各自看待對方的態度,而是源於如何看待自我。一名來自上海的中國學者去年對我說:“每一個外國人都在問我們,我們代表誰,我們是誰,我們想去哪兒。但就連我們自己也在試圖搞清楚這些。”同樣的話也適用於澳大利亞人。這是一個由不同種族背景的人組成的年輕國家,身份認同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外界經常批評歐美人對自我太過肯定,經常主張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許多中國人認為,他們試圖將自己的信念絕對化。奇怪的是,澳大利亞人對於身份認同的不確定性既是缺點,也是優勢。他們終將實現新的理解,能夠比那些觀念更根深蒂固的人更快適應新局面。
即將舉行的澳大利亞大選的可能結果概括了這種靈活性,至少對於中國而言是如此。一方是現任總理陸克文,他曾在中國生活,會講漢語,並得意於自己對中國的了解,但他對如何處理對華關系似乎有著極為頑固的觀念,這種觀念會使人產生約定俗成和僵化的感覺。另一方則是托尼·艾伯特領導的反對黨。他們欠缺經驗,在處理對華關系的問題上都沒有陸克文這般資歷。但如果當選,他們或許能將經驗不足轉為優勢,打造更務實、重合作的對華政策。
在澳大利亞,當前對於中國的模糊感需要得到修正。未來幾年,澳大利亞將不得不做出承諾,要麼與中國走得更近,要麼拉開距離。雙方關系變得更加緊密是可能的結局。政治家們需要引領這場公共辯論。不管是陸克文,還是艾伯特,抑或其他任何人,現在這個時代並不適合那些固守觀念的人。我們正處於一個模糊的時代,能靈活處理問題並且做出務實決定的領導人才是服務人民的最佳人選。
(作者Kerry Brown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由王曉雄翻譯)
(責編:牛寧)
模糊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