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9日08:04|來源:海外網|字號:
秦始皇修長城,在戰略上可能是對的,但國人就是不買賬﹔朝鮮戰爭的戰略決策對錯,人民自有其判斷,此外的“感情因素”卻不容忽視……
不爽之一:戰后很多年,中國人才知道:原來朝鮮戰爭並不是美、韓先挑起來的。明明是朝鮮在蘇聯的慫恿下,背著中國率先發動的侵略戰爭,惹大禍了,卻要中國人民去填窟窿,擦屁股,做出重大犧牲。
不爽之二:歷史証明,美軍並未想過鴨綠江侵略中國,已經准備追擊北朝鮮到江邊就收兵了。不是抗美援朝對錯,而是可能存在重大誤判,或者國內宣傳又騙人了。
不爽之三:朝鮮戰爭的指揮官彭德懷,慘死於政治斗爭。
不爽之四:志願軍犧牲14萬余人至18萬余人,其中毛岸英烈士犧牲於朝鮮戰場,具體原因眾說紛紜。
不爽之五:戰后,北朝鮮對華並不如何感恩,甚至不友好,就知道索要物資。戰后不久即對華提出領土要求,毀壞志願軍烈士陵園,在宣傳中“貶低”志願軍戰斗力,甚至反華,直至近年來不顧中方反對大搞核試驗、導彈試驗。
不爽之六:朝鮮戰爭的結果是世界上出現了朝鮮這麼一個整天叫囂戰爭的、三代世襲的、到處索要援助的、經常餓死人的貧窮國家,隱約滲透著國人非常不美好的回憶。
(注:本文轉載自“星輝--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編: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