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9月11日08:5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字號:
摘要:堅持藝術真實、注入真摯濃郁的情感,主旋律電影就可以好看,就可以感人。 |
近日,筆者受邀參加一中學生集體觀影活動,看一部講述抗戰故事的主旋律電影《蘭亭》。十幾歲的孩子喜不喜歡看?能不能看進去?行前,筆者是存疑的。但是觀影結束,偌大的階梯教室沉寂數秒,然后響起熱烈的掌聲,一些學生的臉上淚痕斑斑。筆者的疑慮被打消了。
近年來,一些人將“主旋律”與“不好看”“說教”“缺乏藝術性”挂鉤,不少成年人對主旋律影片心懷排斥。當然,我們需要正視,一些主旋律電影的確存在主題觀念化、人物臉譜化、敘事模式化、台詞口號化、思想空洞化等缺陷。久而久之,這類電影逐漸偏離藝術本身,淪為簡單的宣教文本。觀眾不喜歡看,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刻板印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蘭亭》為何讓中學生們沉寂,讓他們潸然淚下?筆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它對電影藝術本身的回歸。這部影片沒有國共兩黨攜手抗戰的宏大敘事,沒有潛伏特工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懸疑跌宕,更沒有“抗日神劇”的“離奇”和“狗血”。影片講述了一個懵懂青年由逃避戰爭到投身抗日、最后殉國的故事,再現了戰爭的殘酷、獻身的壯烈,以其強烈的真實性感人至深。
藝術真實性,是藝術作品美和善的前提,是藝術作品應具備的品格和生命力的保障,也是其藝術職能有效發揮的基礎。具體到電影,不管是什麼類型,觀眾隻有先相信內容的真實性,然后才能接受其蘊含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對於不少主旋律電影,觀眾看后總不禁發問:這是真的嗎?在觀眾對真實性產生質疑的那一刻,藝術價值的基礎已經坍塌,不管故事多好、制作多精美、明星多大牌,觀眾都無法完成審美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主旋律電影保有藝術真實,並非要照搬生活現象和歷史故事,也不是排斥藝術想象和虛構。衡量其成功與否的標准,是藝術形象與社會生活內在規律是否實現了高度吻合。而能否從生活真實達到藝術真實,取決於藝術家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理念、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嫻熟的藝術技巧。
令筆者感觸頗深的還有一點,在《蘭亭》中,一對革命情侶就義前,並未高呼口號,而是回憶起兩人相處時的點滴往事,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淚下。這樣的處理方式,更讓觀眾對革命者心生無限敬意。觀影既是一次審美體驗,也是一次情感體驗,隻有在審美和情感上讓觀眾獲得雙重愉悅,才能深入觀眾內心,進而達到傳播核心價值觀和主流審美觀的目的。
堅持藝術真實、注入真摯濃郁的情感,主旋律電影就可以好看,就可以感人——《蘭亭》的成功印証了這一點。(韓業庭)
(責編:張婷)
藝術,電影,主旋律電影,蘭亭,主旋律,藝術作品,神劇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