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9月14日00:05|來源:紅網|字號:
摘要:張曙光申報中科院院士材料中的部分個人專著,涉嫌由專家團隊完成。此外,張的一些論文涉嫌挂名造假。 |
三天前,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法庭上一席供述,引發輿論嘩然。他稱當年收受企業2300萬元,是因參評院士“需要花錢”。中科院次日發聲明稱,張曾兩次參評落選,未曾收到過與張“花錢參評”相關的投訴。(9月13日《新京報》)
報道稱,張曙光為參與院士評選的個人著作,涉嫌由專家團隊在集中時間段內集體完成。另據了解,張曙光被鐵道部推薦為院士候選人時,時任部長劉志軍“集全系統之力”力挺。雖然張兩次參評落選,不過爆出的院士制度問題也再次被關注。
早在兩年多前,新京報記者就曾接到張曙光參評院士存在造假的舉報,並進行了調查。張曙光申報中科院院士材料中的部分個人專著,涉嫌由專家團隊完成。此外,張的一些論文涉嫌挂名造假。
當前,學術造假幾乎成了社會公開的秘密,其學術造假的背后呈現的是學術腐敗和人心浮躁,根源在於利益驅動,當然,形成這樣一種奇觀,又脫離不了有著深刻體制痼疾的束縛,實乃是社會之哀和全民之痛。
9月10日,張曙光案在北京二中院開庭時,他在庭上稱索賄2300萬系因參評院士“需要花錢”。據新華社報道,張曙光稱,他先后3次向今創集團總裁戈建鳴索取錢款800萬、兩次收受武漢正遠鐵路電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1000萬、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錢款500萬,均與參評院士“需要花錢”有關。
張曙光參評院士,其背后有一個專門的運作團隊,專著由專家組編寫完成。也就是說張曙光的所謂個人著作是“集體勞動的成果”,編寫者涉及30人,職務職稱涉及副司長、副處長、教授、副教授、講師、研究員、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等。由此不難看出,當選院士的人,不一定是科研能力最強、學術成就最突出的,而可能是那些擁有一定社會地位、能夠調動一定行政資源的人。
由此可見,院士評選的背后暴露出怎樣的黑色利益鏈條,其錢字當頭,利益至上的潛規則暗流涌動,讓我們不禁開始質疑作為一個院士到底能有多少實打實的含金量,相關行業領域當中錯綜復雜的利益交織有著怎樣不可告人的秘密。試想,在一個社會中,當名頭和權威需要用錢來搞定時,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說多了恐怕都是眼淚。
張曙光作為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當年參評院士,涉嫌學術造假,深深刺痛了我們這個社會的神經,讓我們一直崇尚真善美的人類追求理念受到極大的侮辱。有人士稱,院士本是代表著中國科技最高水平,但在一些地方,院士不僅成了個人利益,還成了所在單位,甚至是所在地方的利益,因院士“通吃”行政資源和財政資源。原來院士學術造假的背后,有著更深的利益牽扯,院士學術造假本身也可能是被相關部門為了獲取更大利益而進行慫恿支持和利用,真是可悲可嘆可惡!
目前在我國的院士評選中,出現越來越需要“運作”的情況,甚至由單位出面,組織強大的公關團隊,有強大的財力支持。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一直以來所倡導的實事求是的原則該如何來踐行和體現?不容忽視的是,當前,我們整個社會的浮躁風和造假程度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生活當中的假牛肉、假羊肉﹔假藥、假酒、假煙﹔假種子、假化肥﹔假文憑、假離婚証,人和人之間敷衍著說假話等等,一個假字真是害人不淺,為此,我們隻能向社會深深呼吁:剎住假惡丑,重拾真善美,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文/龐鳳山
(來源:紅網)
(責編:張婷)
腐敗,學術造假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