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03日08:4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如果說內地人“擠佔”港人資源只是內地與香港問題的誘因,那麼讓港人對所謂“港將不港”更深層次的焦慮則來自“認同”。 |
談論所謂的“中港矛盾”這個話題本身是有些敏感的。不說別的,單單是“中港矛盾”這幾個字就很別扭。在內地,無論如何是不許把“中”和“港”並列起來。不過,當一些香港媒體把自己描繪成“受害者”角色之時,我們也不妨順著港人的思路說下去。
曾幾何時,南下的內地客成了拉動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內地人摩肩接踵地涌入香港,港人開始恐懼了。“雙非”、“水客”、“奶粉”這兩年都成了香港媒體上的敏感詞。當內地孕婦、內地學生、內地購物客大舉“攻陷”香港的醫院、學校、商場時,港人還能保持原有的優越感麼?所謂“港將不港”的焦慮上升也很自然。
其實香港這兩年面臨的問題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內地大城市有些類似,它們都遇到了有限和優質的公共資源如何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分配的困難。隻不過擁有特殊身份的香港讓這些矛盾表現得更為突出。不過從另一方面看,這也說明香港仍對內地有著很強的比較優勢。內地人原來看中的是香港在商品價格和豐富程度等方面的競爭力,現在更看中的是香港在市民身份、教育資源等方面的“特權”。
內地人蜂擁至港,而且“口味”越來越高,從根本上說,是目前內地資源無法滿足中國迅速崛起造成的。由於中國現代化進程並不平衡,有的地方還很粗糙,從諸如市政基礎設施到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都沒有完全跟上,富裕起來的內地人“眼界”隻能從家鄉瞄准北上廣,再從北上廣延伸到境外,而香港就是最早被“盯上”的。別說香港沒准備好,世界也沒有准備好,甚至連奢侈品都供不應求。隻要中國“土豪”出手,所有商品的價格都要漲上去,連比特幣也不能例外。
【相關閱讀】:
(責編:鄒雅婷、張婷)
香港,內地客,港人,雙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