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0日13:32|來源:環球網|字號:
據悉,“東風-21D”研制者嘗試了幾種復合制導模式,包括慣性制導、GPS制導和主動雷達制導,最后選擇了與美國“潘興-2”相同的制導方式。在其他方面,“東風-21D”則是得到驗証的“東風-21”系列導彈進化的新階段,它採用機動式發射平台和中程彈頭,導彈長約10米,發射重量在15噸以內,常規戰斗部計算射程1450公裡,最大飛行速度10馬赫。與普通反艦導彈相比,反艦彈道導彈具有一系列明顯優勢:第一,射程是蘇聯重型反艦導彈系列P-500/700/1000射程的2-3倍;第二,在近地軌道飛行時,彈道導彈的速度是普通反艦導彈難以想象的,而且盡管射程明顯增加,飛臨時間卻僅為巡航導彈的幾分之一;第三,在巡航段具有重要優勢,對敵方防空兵器來說具有完全抗損能力,外大氣層高度和高超音速速度使其不會被任何手段有效攔截。
美國海軍雖然裝備了能攔截低近地軌道目標的RIM-161“標准-3”攔截導彈,卻無法使其成為對付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可靠盾牌。原因很簡單:導彈飛臨時間太短。即便借助F-35機載前景系統發現(實際上未必能夠發現)“東風-21D”的起飛火炬,美國人也僅有8分鐘反應時間。“宙斯盾”戰艦雷達無法有效監視“東風-21D”射程內的空間,最好情況下僅能發現300-400公裡內處於飛行軌跡下降段的來襲導彈,而此時已經太晚,指望在導彈飛行軌跡最后兩分鐘內發射動能攔截彈則是不現實的任務。
美國雖然展示過“標准-3”的能力,成功攔截了在247公裡高度上以第一宇宙速度運動的一顆報廢的USA-193衛星,但是這種成功的前提條件是事先知道目標軌跡,提前在需要的時刻出現在需要的位置,提前瞄准,然后准確發射,最終命中目標。整個准備行動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雷聲公司、美國海軍、美國宇航局300名專家組成的工作組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准備了必要的數據和行動指導。如果面對是“東風-21D”導彈,時間優勢將在中國手中。
“東風-21D”能在完成短暫的亞軌道反沖沖刺之后重返大氣層,而“標准-3”最后一級是航天探測攔截器,隻有在外空才有效,低空機動時就會束手束腳。另外,目前全世界僅有大約37艘軍艦能使用“標准-3”攔截導彈,包括6艘日本驅逐艦,其他國家海軍原則上沒有任何有效手段攔截大氣層上層目標,何況一枚動能攔截彈造價高達2400萬美元。當然,美國可以嘗試在中國反艦彈道導彈處於飛行軌跡末段,速度降至2-3馬赫,開始借助彈載雷達尋找目標時進行攔截。美國現役地空導彈系統中最先進的RIM-156“標准2ER”Block IV的最大射高可達24400米,但是在極限高度的機動能力不強。被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瞄准的目標仍然處在極其不利的位置,因為從此時起,導彈飛臨目標上空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而且“東風-21D”攻擊目標的方向是頭頂,在現代戰艦所有雷達的掃描視野之外。
(責編:張婷)
東風21D,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