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20日06:39|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漲價縱有千萬個理由,也不應迷信漲價就能包治百病﹔漲價即便能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也難以緩解高峰時段的擁擠。 |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宣布,將制定高峰時段地鐵票價差別化方案,通過價格杠杆分散客流壓力。目前有四個漲價方案都在考慮之中,包括“僅高峰期漲價”、“普遍調價”、“按裡程分段計價”以及“有漲有降”等方案。
對很多依賴地鐵出行的人們而言,這不啻於晴天霹靂。然而,當理性思考冷卻激憤情緒,就會發現,漲價確實有其理由。單從價格而論,如今北京地鐵全路網2元的單一票價,不僅低於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更是低於14年前的北京地鐵票價。再從乘客結構觀察,高峰時段的上班族的地鐵出行比例僅為61.7%,乘客一次出行乘坐距離在6—14公裡的比例卻佔35.9%,地鐵過多承擔了短距離的出行,造成了公共交通使用結構不合理的局面。
眾所周知,北京地鐵價格長期維持2元的低價格,背后實際上是政府補貼的支撐。每張2元通票背后,都有近2元的補貼﹔2011年,北京市公交財政補貼總額在156.9億元左右,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達到175億元。2013年,財政補貼預計在180億元以上。水漲船高的財政補貼,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讓財政支出“壓力山大”。
然而,漲價縱有千萬個理由,也不應迷信漲價就能“包治百病”﹔漲價即便能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也難以緩解高峰時段的擁擠。封閉的空間內人頭攢動,人與人之間摩肩接踵,空氣閉塞而令人窒息,行走就是跟著前面的人亦步亦趨……地鐵站裡面擁擠的一幕,寫滿了上班族為夢想打拼的辛酸。然而,如果不是迫於生計、萬不得已,誰願意在“每平方米10個人”的逼仄空間裡受罪?又有多少人會“有事沒事坐地鐵玩”?
漲價或許可以嚇退那些短距離出行的人,但對於上班、公務出行等剛需而言,漲價的影響微乎其微。更何況,如果地上交通依然擁堵不堪,高峰期馬路上仍然是最大的停車場,一些人恐怕寧願多掏錢坐地鐵,也不願意在公交車裡望穿秋水地等待,漲價對客流量的調節作用怎能盡如所願?既然要把客流從地下分流到地上,起碼得要讓地上交通少些擁堵、多些通暢吧?
因此,價格調整固然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但並不是全部,不要讓公眾覺得調控就是漲價、管理就是收費。對主管部門而言,價格調節不能單兵突進、孤軍深入,而必須輔之以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提高。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改善路面交通管理,如果地上交通能夠提高運行效率、減少無謂擁堵,擁擠在地鐵裡的人們,怎會沒有足夠的理性選擇地上交通?
今天的改革,越來越需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執一御萬隻會挂一漏萬,零敲碎打隻會顧此失彼,北京地鐵的改革同樣應該遵守這樣的改革方法論。千萬不要“一漲了事”,那樣隻會適得其反﹔更重要的是,在漲價方案最終出台之前,也應該經過廣泛的公眾討論,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李克濟,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責編:宋勝男、鄒雅婷)
地鐵,北京地鐵,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