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30日06:4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鮮艷嶄新的門神貼上去,頂盔貫甲的威風抖起來,熱鬧、喜慶,如果天空中再飄起雪花,那是滿滿的年味兒啊。 |
門神中的神荼與郁壘
曾經有一年春節的時候,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報紙上盤點過“年俗”,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盤點了十幾種。有些是傳承至今的傳統節俗,比如團圓飯、拜年、給小孩兒壓歲錢、煙花爆竹(在城市裡,因為環境污染和噪音擾民,也有禁放的趨勢了)等﹔有些是所謂的“新年俗”,比如看電視上的各種“春晚”,或者億萬男女齊上陣的“春運”(這倒是出於無奈)﹔還有些傳統年俗因為種種原因,與現代人的生活漸行漸遠,門神就在其中。
要說門神“遠行”,很大程度上也是“無處可站”。
從前過年的時候,門兩側貼對聯,門上貼一對門神。我印象中,武門神居多,唐將秦叔寶尉遲恭的組合最常見,也有三國名將關雲長對張翼德的,也有《說岳》裡使錘的小將岳雲對狄雷的,在門神這個行當裡,甚至還有夫妻檔,《楊家將》裡的楊宗保配上穆桂英……鮮艷嶄新的門神貼上去,頂盔貫甲的威風抖起來,熱鬧、喜慶,如果天空中再飄起雪花,那是滿滿的年味兒啊。
現在這點回憶,確實都有點像難以觸摸的鄉愁了。城裡人,住得擠,一梯幾戶的高樓裡,家家戶戶挨著,瘦長條的對聯貼上去尚嫌不夠從容,何況門神這麼大的個兒。話說“一梯幾戶”這個現代詞裡,“戶”字用得還真是精確。中國字裡的“門”和“戶”,古義裡的差異在於門扇是單是雙,單開的叫戶,雙開的才叫門(繁體字“門”就很直觀地說明了)。在門的兩扇門板上,一邊站一個門神,白天可以審美,夜晚可以防鬼——這兩條理由現在看起來都有點蒼白,一來現代人不怎麼信鬼,很多人信“神”也信的是“錢神”,就是魯褒《錢神論》裡說的那個神﹔二來大部分人家的“門”都變成了“戶”,隻有一塊門板,沒法再貼一對兒上去﹔要不折中一下隻貼一個“鐘馗”?似乎也不常見。
中國最早的一對門神,名字叫神荼和郁壘,現代學者對這兩位門神名字的來源做了很有意思的分析。“神荼”的“荼”,古音讀舒,來自一種可入藥的植物,有疏通疏導的作用,夏代人有把植物挂在門上辟邪的習俗,荼是其中一種﹔而“郁壘”的“壘”,被解釋為一種“螺”,商代人挂在門上的東西變成了貝殼類的器物,以防止“郁結”、“不通”。夏商兩代門上的風俗物事,到了漢代被人格化,就演變成了作為門神的神荼郁壘。
這些說法很學術,雖然有趣卻不太普及。一般人覺得聽聽《山海經》就好,那本書裡說他倆是海外度朔山上守鬼門的神,專門抓不聽話的小鬼,抓了丟給老虎吃。《封神演義》裡則把他們附會成棋盤山上的桃精柳鬼,化作千裡眼和順風耳來找姜子牙的麻煩,故事這樣說才會變得更精彩。
雖然夏代人在門上挂荼的往事被演化成了神神鬼鬼的故事,但是先人的習慣也影響了后世的風俗。直到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把艾草扎成捆挂在門楣上的做法,據說可以扶正祛邪,想必最早就是從那個時候來的吧。
(楊凱,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海外網評新年】
【評說·中國春節傳統習俗】
(責編: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