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06日06:4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西方一些悲觀論調曾無數次“預言”中國的崩潰,但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
7.5%左右,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今年經濟增長劃定了區間。
這個目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銜接,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有利於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政府工作報告說得很明白,向世界表達了我們的發展信心和理念,也捎帶回擊了近來甚囂塵上的“中國崩潰論”。
每逢兩會前后,海外一些機構、媒體、學者總要跳出來唱衰中國經濟。今年也不例外:批評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啦,指責中國未能“如其所願”地加快經濟改革步伐啦,經濟要硬著陸啦,等等。
這一次海外的“唱衰中國”無論是聲勢還是觀點都十分蒼白無力,沒什麼新意,無知、無力、無聊。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西方一些悲觀論調曾無數次“預言”中國的崩潰,但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現在的經濟增速沒什麼好令人擔憂的,因為已經實現了理性回歸。7.5%的目標,與“十二五”規劃要求的速度一致,和我們自身10%左右的歷史增速相比也不算低,較之世界主要經濟體更是醒目而強勁的。所以,縱觀全球,雖不能說“風景這邊獨好”,但起碼也是“寥若晨星猶可數”。
我們如果繼續追求高於8%的增長率,則意味著要超越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的提高能力,會導致產能過剩,加大通貨膨脹風險,增加經濟泡沫,保護落后產能和無效率的企業,造就“僵尸經濟”。
從歷史上看,一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在到達一定階段之后終究要減速。中國的換檔變速不可避免,不值得大驚小怪。而且,即便按照現在的速度,也能實現2020年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不會帶來太大的就業問題,還更有利於結構調整。
當然,中國經濟現在面對的難題都不是“善茬”。國外,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正處於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
怎麼辦?兩個字,改革。
“改革”二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77次,格外顯眼。“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氣概,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
壯士斷腕、背水一戰,堅定改革,前程可期。
有媒體統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60項改革任務,截至目前,包括出台規定和涉及部委主要領導的表態在內,已有至少31項陸續出台了相關措施或已著手細化改革內容。在加上我國發展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區域發展回旋余地大,中國今后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有基礎也有條件。
因此,中國經濟一定能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按照自己的既定方案穩步前行。至於海外的唱衰,且由他去,小小寰球,總會有幾個蒼蠅嗡嗡叫,遲早碰壁。
(熊建,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責編:於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