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16日06:5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當制度紅利看似已經耗盡,當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既得利益團體根深蒂固時,領導層再次選擇了“以開放促改革”的思路,以上海自貿區為橋頭堡,力圖在金融和投資體制上跟世界接軌。 |
上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筆者在現場聽到很多有意思的對話。個人覺得頗有些意思的一場是圍繞著上海自貿區談中國未來的制度創新,政界、商界人士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談自貿區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在問答環節,一位企業的代表向前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提了個頗為尖銳的問題:“我特別崇拜龍部長,因為當時WTO談判,龍部長作為外貿部的高官,從自己的條線裡讓出利益,推行的時候比較方便。剛才龍部長提到這次自貿區的試驗不僅僅是貿易,還有金融、投資,牽涉的部門太多了,都需要這些部門做出體制上的改變……您認為其他各個部委會有您這樣的胸懷做出讓步嗎?”
龍永圖答得也很精彩。首先他承認在目前體制下,要一個官員、官僚機構放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負面清單會這麼長。但他認為現在和十幾年前中國入世時候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中國入世給全國上下一個很重要的經驗:開放不可怕,隻要有好的管理。
“我覺得在目前的情況下,根據我的經驗,隻要中央能夠下大的政治決心,各個具體的部門在放權的問題上會從大局出發的。而且現在整個開放形勢和過去也不一樣了,再說國際上正在進行那麼多的談判,包括TPP談判、WTO框架下的談判,包括亞洲經濟一體化當中的RCEP的談判,等等,都在倒逼中國官僚機構放權。”龍永圖說。
讓龍評論上海自貿區,本身就是件有意思的事。遙想十幾年前,也是在巨大的爭議中,龍率領的入世談判團隊毅然向全世界做出了開放的承諾。當時即使是最樂觀的觀察者,也認為入世對中國的許多行業肯定會造成巨大的沖擊,但權衡之下利大於弊,因此還是要加入。如今再回頭看,最樂觀者的樂觀都顯得保守了。伴隨著關稅水平的大幅削減、外貿審批的取消,再加上剛好搭上了發達國家外需強勁的快車,中國貿易的主體翻了上萬倍(想想入世前中國從事對外貿易的企業隻有經過批准的一兩百家),進出口總額去年超過4萬億美元,而2000年時連5000億都不到。當時大喊著“狼來了”,視入世如洪水猛獸的電影業、銀行業,現在都在開放的浪潮中變得比以往強壯得多。
曾經痛苦地放下諸多審批權限的外貿部門,如今已成為中國最開放、最接受自由貿易體系的行政部門。究其根本,是他們嘗到了開放的甜頭:幾十上百倍增長的進出口相關稅收、急速膨脹的可供其管理的財富,這都是在原來相對封閉的外貿體系下不可想象的。
回頭來看,任何中國觀察者都會欽佩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智慧: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停留在圖紙、理論上的口舌之爭,誰都說服不了誰。隻有用實踐說話,讓反對改革者在事實面前啞口無言。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當制度紅利看似已經耗盡,當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既得利益團體根深蒂固時,領導層再次選擇了“以開放促改革”的思路,以上海自貿區為橋頭堡,力圖在金融和投資體制上跟世界接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自貿區的實驗至關重要,其成敗決定著保守的官僚機構能否被說服:眼前的一點點讓利在今后巨大的收獲下不足一提。
其實在任何國家、任何時候,官僚機構都是相對保守的、缺乏想象力的,他們也需要從改革中看得見好處,才能真心致力於改革。在中國談改革不必諱言利益,那些抽一鞭子才動一下的改革,從開始就注定是難以成功的。
(鄭陽鵬,財經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宋勝男、鄒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