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5月06日09:52|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馬英九借此舉重新站上黨內制高點,顯示了黨內共主的表象,但這並沒有在根子上解決國民黨資源分配的問題。 |
從左至右:胡志強、朱立倫、郝龍斌
台灣三月學潮及“反核四”運動使得馬英九當局的諸多重大決策被街頭運動顛覆,馬英九無疑陷入了嚴重的治理危機。4月30日,國民黨黨務人事異動,郝龍斌、朱立倫、胡志強(以下簡稱“郝立強”)接任國民黨副主席,三人共同表示要“共赴黨難”,這家百年老店力圖在風雨飄搖中穩住局勢,維持住暫時的動態平衡。
其實,早在去年“九月政爭”時,黨內關於“郝立強”充實國民黨領導階層的聲音就不絕於耳,但是馬英九不為所動。如今街頭抗爭腐蝕馬當局的正當性基礎,國民黨統治根基動搖,黨難乍現,暫補三位“直轄市長”化解危局、與黨內民意妥協,實屬情非得已。
政黨,本就是部分利益的代表者。政治,本來就是利益分配。西方式民主,就是通過選舉的方式獲得行政資源並進行政治分配。國民黨之所以走到今天的“黨難”地步,根子就在馬英九不會分配利益上。面對民生問題,長期高高在上的馬英九決策圈往往容易祭出“何不食肉糜”的解決措施,而這類措施卻使得政黨和民眾越來越遠。馬英九擔任黨主席后,力圖實現自己將國民黨選舉機器化的政治理想,並一意孤行地試圖改變國民黨既有的分配文化,這不可能不引起黨員的寒心。馬英九以“總統”身份兩度參選黨主席,雖宣稱是為了深化黨的改革與團結,然其虛化國民黨並使得國民黨舊制不再的現象引起黨內同志的詬病。比如,馬英九任黨主席后,國民黨中常會“開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其所謂“以黨輔政、黨政密合”實為空談。這種情況下,自然為反對黨抓住辮子,自然為黨內同志所離心。
“郝立強”作為席卷台灣選民半壁江山的百裡侯,皆攜地方民意且高具人氣,根本不懼馬的身份。胡志強早就抨擊馬英九設置的“中山會報”凌駕於中常會之上,郝龍斌更是直言“七合一”敗選馬英九必須辭黨主席以負責,朱立倫更在放假、反核等議題上直接炮擊黨中央。“王馬政爭”的不當處理更坐實了馬英九的無能。因此,三月學潮風雲一起,反核風波再行深入,馬英九灰頭土臉、提前跛腳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在此情況下,是進行傷筋動骨的“行政院”改組或其他重大改組,還是替換幾個本來就無實權的國民黨副主席來塑造黨內團結形象,趁機約束黨內接班梯隊大炮來實現自己改革、接地氣、“擴大參與”的承諾好呢?不言自知!
但是,由於“郝立強”皆屬地方諸侯,手握實權,每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這幾位加上留任的幾位副主席,恐怕都沒有剛退下去的那三位好對付。馬英九借此舉重新站上黨內制高點,顯示了黨內共主的表象,但這並沒有在根子上解決國民黨資源分配的問題。馬英九不可能改變他的思維方式,也不可能通過更換幾位黨的副主席就真正緩解了矛盾,或許,國民黨內新一輪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朱鬆嶺,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聚焦·台灣選舉】
(責編:鄒雅婷、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