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5-27 06:47:3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改革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在循序漸進中構建起內部公平、外部公平,以及歷史的公平。事業單位改革的得與失,關涉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全面實現,需要統籌兼顧。 |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近日將出台。
事業單位改革,總能撥動民眾的公平神經。個別單位,一則活不多,二則錢不少,以致官宦子弟爭相涌入,“拼爹”嚴重,甚至屢屢曝出“吃空餉”丑聞。民之怨艾,亦為改革劍之所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近日出台,將於7月1日實施。崗位怎麼設,人員怎麼進,如何考核、評價,薪酬、社保按什麼標准來,都將一一規范。
但是,仍有不少民眾對此心存疑慮,特別是個別媒體誤讀的“工資鬆綁”“穩步漲薪”,讓人不免懷疑:改革有沒有真正促進分配公平?是不是在開倒車、走回頭路?
其實,事業單位等公益性組織,人事、薪酬與考核,既不能完全市場化,又不同於行政機關,本就是世界難題。這次《條例》的出台,原意是讓事業單位回歸公益本位,成為“干事業”的地方。這包括,選人用人機制的陽光化,全員簽訂聘用合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特別是通過崗位的精准設置,實現同工同酬,避免人浮於事。這正是在觸動既得利益,構建起單位內部的勞動公平。
再者,事業單位中67%以上屬於專業技術人才,比如教師、醫生、記者、編輯、科研工作者,他們的薪酬、價值如何與社會相比較,這涉及到外部的比較公平問題。一方面,貢獻要與收入相當,比如職業年金的設立。另一方面,社會工資水平和企業相當崗位的待遇,都是重要的參考標准。財政給予保底,自收自支部分形成適當激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喚醒專業人才的積極性。此為社會橫向之公平。
至於養老金問題,更為復雜,需要歷史地看待。目前,70%以上的事業單位人員,已經同企業一樣,進入了社會保障體系。剩下的一部分,該改的當然要即刻啟程,不能延誤。但對一些即將退出工作崗位的“老人”,一刀切地進入社保,顯然不可行,無論財政還是個人都負擔不起“補繳”的費用。硬逼下去,也隻能是“拆了東牆補西牆”。這就要求改革承認既有現實,“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
改革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在循序漸進中構建起內部公平、外部公平,以及歷史的公平。事業單位改革的得與失,關涉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全面實現,需要統籌兼顧。當年,百廢待興之時,歷史問題纏繞不休,談到如何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小平同志一句“解放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定了乾坤,也定了中國三十余年的繁榮與強盛。今天,事業單位改革之公平,還須繼續“向前看”。
(洪樂風,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