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6-28 08:35:45|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中央黨校《學習時報》一篇署名“文秀”的作品,最為清晰、簡明,抓住要害。今天加以推薦。 |
(組員胡斌供圖。獨家圖片,轉載請注明出處)
【學習小組按】
習近平的執政理念,備受關注,尤其值得廣大黨員干部關注。對此進行研究和論述的文章極多,學習小組閱讀篩選發現,中央黨校《學習時報》一篇署名“文秀”的作品,最為清晰、簡明,抓住要害。今天加以推薦。另,“文秀”此前曾有談習近平的文風等作品,其對習的研究,相當老練到位,有分析認為,“文秀”或為專門研究習的“內部人士”。
習近平的執政理念
撰文:文秀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就自己的執政理念暢談了感受。他深有感觸地講到:“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國土,56個民族,13億多人口,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還不高,治理這樣一個國家很不容易,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他說:“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盤點習近平總書記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所闡述的執政理念,筆者發現,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一些理念彌足珍貴,尤為需要貫徹落實到實踐中去。
“凝聚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強調實現中國夢。
國家要前行,重要的是全民有共識,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礎,隻有這樣,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會同心同德、同行同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凝聚共識很重要,思想認識不統一時要找最大公約數。”“中國夢是一種形象的表達,是一個最大公約數,是一種為群眾易於接受的表述。”中國夢既不是虛無飄緲、遙不可及的,又不是你說你的、與己無關。“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和每個人的夢息息相關,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就使每個中國人都願意為這個夢去付出、去奮斗,去加油助力、添磚加瓦。“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執政為了誰?執政依靠誰?這是擺在執政者面前一個“置頂位置”的頭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於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業、夙夜在公,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民為本、民為貴、民為天,執政為民,天經地義。民如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歷朝歷代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實踐証明,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則把他放在台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是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合法性”,是一代又一代領導人秉持得最一貫、踐行得最堅決的大原則,是習近平執政理念中的核心思想。
“在大的問題上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強調穩中求進、事緩則圓。
我們是一個大國大黨,決不能在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和方向性的問題上失誤、犯錯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像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在大的問題上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方向一定要准,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出現顛覆性錯誤”。要摸著石頭過河,重大改革措施必須加強可行性研究,堅持試點先行、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開,積小勝為大勝,以節約執政成本,減少震蕩。要注意風險研判,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謀劃。他認為,“中國改革經過了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已經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蹄疾而步穩”是習近平執政理念的重要思想。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強調政貴有恆、弛而不息,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干事需要干勁,更需要韌勁﹔需要動力,更需要定力,不能“新官上任三把火”,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圖畢其功於一役,或者搞“張書記種樹、李書記砍樹”,另起爐灶重新開張。“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要不折騰,不“翻燒餅”,這是治大國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說,“大國政貴有恆,不能朝令夕改,不要折騰。今天喊這個口號,明天換那個口號。這不叫新思想,而叫不穩當”。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這是習近平執政理念的基本要義。
“從最壞處准備,向最好處努力”:強調問題意識、底線思維。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前行的導向。執政最要命的是溫水煮青蛙,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缺乏憂患意識、問題意識,結果小問題釀成大問題,大問題變得不可收拾。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談到當前經濟形勢時,曾指出“從壞處准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的思想,這是作決策、謀發展的基本遵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無論做什麼工作,憂患意識丟不得,麻痺思想要不得,要有預案,任何時候都學會從“最壞”的可能來設想、來預警,向“最好”的結果去努力、去爭取,做到心中有數、腦中有事、手裡有牌,既能出招,又能應招,這樣,心裡才會有底、做事才能有譜,而且即使碰到風浪,也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鞋子合適不合適,自己穿了才知道”:強調走自己的路,堅持“三個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執政需要自信,貴在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既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定力。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為什麼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經過長期探索,我們已經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隻要我們緊緊依靠13億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最終實現我們確定的目標。”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隻有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康庄大道昂首闊步地向前走,始終充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必須識民情、接地氣”:強調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會見一些國家領導人時,他們感慨說,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怎麼治理呢?的確,中國有13億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況了解清楚就不易。我常說,了解中國是要花一番功夫的,隻看一兩個地方是不夠的。”“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麼復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這叫“必須識民情、接地氣”。他還結合自己的體會,深有感觸地談到:“我曾在中國不同地方長期工作,深知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層級方方面面的差異太大了。”因此,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把情況搞清楚。立足國情和民情去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就能夠符合實際、接地氣,就不會出現偏差。這就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始終按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是習近平執政理念的一根主線。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再好的行動綱領、再美的宏偉藍圖,不落地、不落實,都一錢不值。“為政貴在行。”注重落實是為政之要、從政之本,“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抓落實,是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要展現,也是對各級領導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檢驗。”必須“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把更多的精力、功夫和更大的本事用在落實上。
“十個指頭彈鋼琴”:強調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
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的要義,在於不是也不可能是均衡用力,不是也不應該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揀,而是突出重點、主次有別,兼收並蓄、綜合平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這是重要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強調依法治國、制度建黨。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先治吏。“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治國理政、治黨整肅的基本目標,要達到這樣一個目標,重要的在於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關鍵在於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要用剛性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和控制國家權力,約束和控制各級領導干部的權力,而最為剛性、最為堅固的法律制度,就是憲法,正所謂“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打鐵還需自身硬。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必須鐵腕反腐,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必須在“認真”二字上下功夫,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作風﹔必須在“常”“長”二字上作文章,經常抓、長期抓,反復抓、抓反復﹔必須上率下行、上行下效。
“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強調治國之要,首在用人。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尚賢者,政之本也。”“為政之要,莫先用人。”習近平總書記在用什麼人和怎樣用人問題上作過一系列深刻闡述,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包括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國家長治久安,破除唯GDP、唯票、唯分選用干部,等等。特別是鮮明提出了著力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科學回答了“怎樣是好干部”“怎樣成長為好干部”“怎樣把好干部用起來”,提出了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等等。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選什麼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麼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麼樣的黨風。”
“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強調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一定位,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需要。歷史和現實反復証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也就很難守住。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
習近平執政理念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具體運用,是科學的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動反映,應當在具體實踐中融會貫通、習之用之。(摘自《學習時報》2014.03.03 第726期第3版思想理論)
(本文為微信公號“學習小組”獨家授權海外網發表,如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海外網”)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