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軍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須勇於到中流擊水

2014-08-07 08:45:51|來源:解放軍報|字號:

  原標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須勇於到中流擊水

  “到中流擊水”是毛澤東青年時期寫的著名詩篇《沁園春·長沙》中的詩句。習主席在談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問題時,反復強調,“要到中流擊水”。習主席的這一要求,寓意豐厚,內涵深刻,需要我們深刻學習領會,自覺運用於實踐。

  到中流擊水,是破解軍隊建設深層次矛盾問題的現實召喚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和軍隊改革歷經風雨,已經走過30多個年頭。上世紀80年代,在鄧主席的領導下,我軍緊緊圍繞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目標,把指導思想由准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到和平建設的軌道上﹔堅持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裁減軍隊員額一百萬﹔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大批培養軍事人才,不斷加強正規化建設等。進入90年代到新世紀初,在江主席的領導下,我軍緊緊圍繞“打得贏”、“不變質”兩大歷史性課題,把軍事斗爭准備的基點從應對一般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轉到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走機械化與信息化復合發展的道路﹔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加強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建設,先后裁減軍隊員額70萬,進行兵役制度、軍官服役制度、作戰指揮體制和以三軍聯勤、社會化保障為重點的后勤改革,推動軍隊建設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此后,在胡主席的領導下,我軍緊緊圍繞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和有效履行新的歷史使命,積極推動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體制和軍事管理創新﹔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深化軍隊體制編制和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積極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推動戰斗力生成模式轉型﹔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建設現代化的陸海空、第二炮兵和電子信息裝備體系。30多年來,我軍的改革不斷深化,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也要看到,我軍正處於機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階段,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為領導管理體制不夠科學,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不夠健全,力量結構不夠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對滯后。這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從根本上制約了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

  “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就是“深水區”,就是改革這條大河的“中流”地帶。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在“堤岸”站著“觀水感嘆”不行,在“淺灘”徘徊“趟水戲水”也不行。“到中流擊水”,就是要徹底擊碎阻礙軍隊建設發展的暗礁路障,把我軍的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縮短我軍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之間的差距,完成我軍的現代化轉型。因此,雖然“到中流擊水”風險多多,但是我們必須鼓起勇氣去完成這“驚險的一跳”。這是深化改革的現實需要,是我們回避不了的一場大考,是時代的緊迫呼喚。

  到中流擊水,是一種基於對歷史機遇清醒認識的自信抉擇

  “中流”水深浪涌、風大流急,是常人難以駕馭的。因此,“到中流擊水”,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但是,改革同任何事物一樣,風險與機遇是並存的。挑戰風險,是為了抓住機遇。如果沒有機遇,隻有風險,“到中流擊水”就成為一種魯莽的冒險。

  習主席對於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機遇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把握,深刻指出,全黨全國人民的關注支持,全軍上下的期望和呼聲,我們多年來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和對一些重大改革問題的共識,以及當前世界新軍事變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發展,這些都為我軍深化改革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習主席指出,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軍興軍的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不能錯過。他反復強調,我們要抓住當前世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軍事革命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深入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把我軍建設成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威武之師,努力奪取我軍在世界軍事競爭中的主動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全面辯証地認識我軍深化改革所面臨的環境和形勢,既要清醒地看到改革存在的諸多風險,搞好各項改革的論証評估,使改革穩妥推進,同時也要看到改革的諸多有利條件,從而堅定信念,增強信心,以敢闖、敢試的干勁和勇氣面對挑戰,自覺自信地“到中流擊水”,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航船開辟和拓展更加寬闊順暢的航道。

  到中流擊水,是一種奮不顧身投身改革洪流的擔當精神

  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勇於承擔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習主席要求領導干部“要主動到條件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破解難題,努力在實踐中練本領、長才干,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中流”,就是“條件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到中流擊水”,就是“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這是當代革命軍人投身改革洪流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

  有人說,現在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這是因為,幾十年的改革下來,容易改的大都改了,留給今天我們改的,大都是長期積累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在這些“障礙”、“矛盾”和“問題”的背面,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與改革嚴重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利益固化的樊籬。打破這些“觀念”、“方式”和“樊籬”,不會輕而易舉,一蹴而就,而要經歷一場場復雜尖銳的斗爭,需要樹立攻堅克難的堅定決心和信心,需要有擋潛流、戰惡浪的思想准備和果敢行動。鄧小平同志早就說過,“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准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不冒點風險,辦什麼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萬無一失,誰敢說這樣的話?一開始就自以為是,認為百分之百正確,沒那麼回事,我就從來沒有那麼認為。”“到中流擊水”的精神,就是鄧小平同志所提倡的這種“闖的精神”、“‘冒’的精神”,一種奮不顧身投身改革的擔當精神。沒有這樣一種精神,改革要想成功,難矣哉!

  到中流擊水,是解決軍隊建設錯綜復雜矛盾問題的科學方法

  習主席提倡的“到中流擊水”,不僅是一種現實呼喚,也不僅是一種擔當精神,而且還是一種引領改革成功的科學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在眾多矛盾存在的情況下,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的方法。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的:“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矛盾,如果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主要矛盾規定著事物的性質,決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一條河流有“支流”有“中流”,“支流”是次要矛盾,決定河流走向的是“中流”,“中流”是河流的主要矛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軍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任務,這就抓住了當前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牽住了深化改革的“牛鼻子”。習主席要求我們到深化改革這條大河的“中流”擊水,就是要求我們在改革中不能避難就易、避重就輕,而要以敢於啃硬骨頭的精神,著力解決體制、結構和政策制度這些主要矛盾。隻要體制、結構和政策制度這些主要矛盾解決了,我軍建設才能擊退重重逆流,贏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新局面。(周培清)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擊水,我軍,軍官服役制度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雲南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