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7 08:45:59|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原標題: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路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鮮明地提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時代命題,視野開闊、內涵豐富、指向明確,開辟了軍民融合式發展新境界。習近平同志關於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特點規律,以及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路徑、關鍵招數。
軍民融合是一項國家戰略,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
習近平同志關於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興國與強軍的路徑問題。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的強國夢,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強國夢難以實現。歷史表明,軍民融合既可興國、又可強軍。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更有理由堅信,軍民融合得越廣越深,資源配置就越優化,技術運用就越充分,中國夢強軍夢進程就越快。
軍民融合有傳統優勢。我國的軍民融合,有著深厚的理論淵源、光輝的歷史傳承和豐碩的實踐成果。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軍民兩用”思想。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提出軍隊要“忍耐”“以民養軍”。20世紀90年代,江澤民同志提出要堅持“兩頭兼顧、協調發展”方針。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同志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習近平同志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賦予軍民融合這一傳統優勢以新的時代內涵。這條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闊。
軍民融合有制度優勢。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軍民融合式發展有著無可比擬的制度優勢。一方面,我國奉行積極防御國防政策,保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不失衡”。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爭霸、不搞軍備競賽,國防建設能夠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能始終保持協調平衡發展態勢。另一方面,我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保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不失控”。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推動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集中力量辦大事”就能集智攻關、超越發展,確保謀有方向、建有規劃。
軍民融合有發展優勢。習近平同志指出,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有利於增強國家戰爭潛力和國防實力。“兩個有利於”,描繪了軍民融合的廣闊前景。我國正處在經濟大發展、科技大創新的時代,軍民一體化趨勢明顯,特別是地方在人才、技術、裝備、設施等諸多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實施“民轉軍”戰略,既能迅速提高國防現代化水平,又能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我國是一個資源匱乏國家,軍民融合式發展實質是內涵式發展,可以做到一份投入、兩份產出,實現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自覺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
習近平同志指出,“軍隊要遵循國防經濟規律和信息化條件下戰斗力建設規律,自覺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目前,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思想觀念、體制障礙、利益藩籬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在於對信息化條件下戰斗力和生產力互為依存、相互作用的內在規律認知不深,沒有很好地找到兩者的融合點。在中國夢強軍夢的大目標下,兩者事實上具有高度的整體性、兼容性、協調性。
發展階段同步。目前,我國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建設正在由工業化半工業化向信息化轉型﹔我軍加速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國防和軍隊建設正在由機械化半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兩者都是由一種較為初級的、不成熟、不完善的發展階段向更高級的階段跨越,都處在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規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不失時機地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揚兩者優長、補各自不足,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同頻共振”“雙輪並驅”。
發展動力同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第一戰斗力,是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隻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軍隊和地方擁有獨具特色的人才隊伍、設施設備和科研成果。如果能夠整合起來、聯合起來,就能匯聚成強大的國家科技創新和技術競爭能力,從根本上改變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為發展生產力、提升戰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發展機理同一。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強調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並把這兩個作用形象地用“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來比喻。軍民融合實質上是資源整合,整合的本質是利益調整,歸根結底要靠“兩隻手”同時作用。用好“看得見的手”,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法規,把重大融合建設項目統籌好、設計好、落實好﹔用好“看不見的手”,需要引入競爭激發活力,打破軍工壟斷體制、降低民企准入門檻、強化安全保密監管,確保資源投入有質量有效益。
軍隊要服從國家整體布局,國家布局要充分考慮國防建設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自覺把經濟布局調整同國防布局完善有機結合起來”。發展是大局,安全也是大局。隻要從國家整體布局出發,經濟布局和國防布局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就不會成為矛盾對立面。立足當前國情軍情,應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國防布局。
經濟發達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沿海經濟帶,既是我國改革開放主要經濟成果的聚集地,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前沿。這些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重要政治、經濟、軍事、交通和民生目標密集。在經濟發達地區,經濟布局與國防布局必須兩手抓、兩手硬。特別是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民船民車建造、高新技術研發中貫徹國防需求,實現國防布局與經濟布局深度融合。
老少邊窮地區。我國西部由於地處偏遠、地域廣闊、經濟相對落后、與他國接壤,促發展保安全保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應堅持興邊強邊與戍邊穩邊相結合的方略,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全民國防教育,建強民兵預備役力量,將國防布局滲透到基層,堅決把“三股勢力”的囂張氣焰打下去。應高度關注邊疆民族地區征兵工作,力爭每一個民族村每年都有青年參軍,讓他們到部隊的大學校、大熔爐中鍛造成長,為保一方穩定、促一方發展培養骨干力量。
新興發展領域。海洋、空天、網絡信息等新興領域,既是經濟技術的制高點,也是利益拓展的制高點,還是國家安全的制高點。相對而言,在空天和網絡信息領域,很多空間的劃分、權益的歸屬尚無明確界定,其核心技術又具有很強的軍民通用特征,國防布局和經濟布局應齊頭並進,抓緊搶佔制高點、爭奪主動權。在海洋領域應貫徹“民事為先、軍為后盾”的策略,努力開創維護海洋國土安全的新局面。
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政治基礎
習近平同志強調,“軍政軍民團結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政治保障。”這一論斷蘊含著兩個基本原理:其一,“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其二,“沒有一支人民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一句話,“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革命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建設時期亦如此。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是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的政治基礎,也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政治基礎。
同心筑夢的理想認同。中國夢強軍夢是軍政軍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共同目標追求、共同福祉所在,從而使軍政軍民具有同心筑夢的理想認同。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國家興旺,軍隊強大,中國人的腰杆才會硬。可以說,中國夢強軍夢系著千萬家、連著你我他。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每個人就都將擁有出彩人生。
魚水情深的情感互融。我軍從一開始就同人民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新型軍民關系,也就是軍民魚水情。軍隊為了百姓,生命不足惜﹔百姓為了軍隊,利益不足惜,成為中國軍民關系的一道亮麗風景。當前,面對“戰場”與“市場”的新考驗,面對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新要求,我們要不斷傳承發展擁政愛民、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要深刻認識到,軍政一體、軍民一家永不過時,實現中國夢強軍夢,黨政軍民永遠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奮斗聯合體﹔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政府的形象和軍隊的形象都是黨的形象、國家的形象、民族的形象﹔顧全大局、奉獻犧牲時刻需要,軍地雙方都應當站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高度,講政治、顧大局,少算自身小賬,多算國家大賬。
共鑄復興的使命擔當。實現中國夢強軍夢,需要確立三種鮮明導向:人民軍隊始終不忘備戰打仗,努力做到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各級政府致力發展不忘國防,主動把建設強大國防作為分內之責,引導社會各方力量支持國防、服務軍隊﹔人民群眾致富不忘報國,自覺肩負起擁軍支前、參軍報國、為國盡責的光榮義務。這樣,就能在全社會凝聚起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強大正能量。(作者為廣州軍區司令員)
軍民一體化,司令員,理論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