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8 15:55:27|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字號:
舒健大校做客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黃子娟)今年又是一個甲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已過去整整120周年。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后果最重的一場戰爭。近日,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舒健大校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朝鮮半島是當時各國利益的交匯點。
在談到中日甲午戰爭前后是否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時,舒健表示,當時的清政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完全依靠國際法和同盟關系,事實上當時各國都視自身的國家利益為根本。甲午戰爭中,美國支持日本的原因是由於它和日本的利益一致,都要向太平洋西岸擴張。英國最后站到日本一邊,一方面因為日本的外交手段運用得當,更重要的是英國希望日本佔領朝鮮半島,為它擋住俄國南下的道路。而俄國在甲午戰爭開始時,是抱著“坐山觀虎斗”的心態,后來當日本將遼東半島也吞並的時候,俄國的利益被破壞,因此它才被迫參與進來。我們判斷世界戰略格局的走向需要用國家利益來衡量。
談到朝鮮半島在甲午戰爭中處於何種戰略地位時,舒健表示,當時的朝鮮半島和現在一樣,是大國利益的交匯點。重視朝鮮半島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朝鮮半島對於中國的地緣戰略考量非常重要。歷史上,中國和朝鮮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曾經十幾次向朝鮮半島方向大規模用兵,其中四次是幫助朝鮮半島對抗外來侵略者。第二,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霸權國家英國,它挑戰俄國的關鍵就是在朝鮮半島。而且,當時正在崛起的美國與日本,也都想從朝鮮半島中尋求突破口,中國也想盡一切辦法保住朝鮮。不難看出,甲午戰爭前,霸權國家、挑戰霸權的國家、正在衰落的帝國以及正在崛起的帝國,各國利益促成了朝鮮半島錯綜復雜的矛盾局面。
朝鮮半島,甲午戰爭前后,俄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