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1 06:57:00|來源:海外網|字號:
在波斯灣待命兩個月的美軍在奧巴馬總統授權下,於8月8日對伊斯蘭極端武裝ISIS發動兩輪空中打擊,重創其對伊北部庫爾德自治區的攻勢。遭受美軍空襲的ISIS事后通過網站揚言,美國“有本事派士兵過來讓我們羞辱”,並“要將安拉的旗幟挂在白宮”,以示對美空襲的蔑視。有外媒評論稱,奧巴馬授權動武,會令伊國內戰局面出現轉折。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恐怕言之過早。眾所周知,自6月美防長哈格爾下令駐波斯灣美軍進入戰備狀態,兩個月來美軍一直按兵不動。顯然,一方面,奧巴馬政府在靜觀和仔細評估伊拉克國內混戰的走勢﹔另一方面,美已無法左右伊拉克馬利基什葉派政府的人事與政策,也不願介入教派沖突色彩的內戰,以免點燃伊拉克不同教派和民眾的反美情緒,盡管美已視ISIS為極端恐怖組織。
然而,美為何此時對ISIS動武?分析來看,大致有三個原因。第一,ISIS意圖攻佔庫爾德自治區,便是動了美國在伊拉克的“奶酪”。庫爾德人問題,是西亞地區存在已久的跨界歷史問題,也是美當年為制約薩達姆政權對伊戰略的“一張王牌”。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后,美、英為制約薩達姆,借聯合國688號決議,於1991年4月在伊北緯36度以北設立“安全區”,以保護庫爾德人。薩達姆被推翻后,伊國內新政體中落實對庫爾德族自治權的保障,以及教派內戰發生以來庫爾德自治走向對伊政局的影響,也是美極為關注的。最近,ISIS集中兵力攻打伊北部及庫爾德族居住區,目的就是要將“伊斯蘭與黎凡特國”與之打成一片、擴張地盤,奪取北部豐富的石油礦產重鎮。ISIS這一作戰舉動觸及了美國的戰略盤算,美不會對其佔領庫爾德意圖袖手旁觀。
第二,ISIS在攻佔伊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后,又攻佔北部摩蘇爾水壩,威脅斷電、放水,還在其控制的最大基督徒居住地克拉克什城,脅迫庫爾德人分支雅茲迪等少數族裔改其宗教信仰,導致當地民眾大批逃亡山區,食物短缺,出現了聯合國駐伊特使姆拉德諾夫所稱的“一場人道災難正在發生”。面對一意孤行發動伊戰造成的目前亂局,美在道義上已備受國際輿論的批評和指責,眼下又因在內戰中興起的ISIS制造了伊北部的“人道災難”。從這個角度來看,若奧巴馬再不有所行動、承擔相應責任,美國恐將再次在道義上受到國內民眾和國際輿論的指責。
第三,近一年多來,奧巴馬政府在敘利亞動亂、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問題處理方法上,一直受到在野的共和黨強硬派及美國內輿論抨擊,被指是“弱勢總統”,外交上的民意支持率出現下跌。因此,下令動武,殺殺ISIS極端武裝囂張氣焰,有助挽回奧巴馬在處理危機事態上的“軟弱”形象。另一方面,美在庫爾德地區確有一些切身利益,如那裡有美總領事館和外交人員以及美石油企業辦事處以及投資,美不能不動用軍事力量加以保護,免受ISIS極端武裝攻擊。
正如奧巴馬在授權動武聲明中強調,美不會派出地面部隊,“我不會容許美國被拖進另一場伊戰中”,隻會採取“有限的軍事行動”。從空襲行動和效果看,美國此番動武旨在保護庫爾德自治區,防止人道災難擴大,並不准備介入伊內部教派沖突,幫助扭轉兩派間膠著的戰局。其目的主要為了嚇阻ISIS極端武裝,令其停止對庫爾德城鎮的攻勢,保護美人員及企業安全。因此,美軍空襲行動將“適可而止”,不會持續並擴大打擊范圍的。美很清楚,僅憑空襲而不出動大規模地面部隊進兵伊敘兩國,是難以剿滅ISIS極端武裝的。奧巴馬聲稱“不設時間表”,也意在保持反應的靈活性及對ISIS極端武裝的持續震懾。
(俞曉秋,國際問題學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