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田朴珺自述:我是任性倔強的女子

2014-08-12 14:4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大家好,我是田朴珺。

這些日子我非常忙,但是很愉快,因為我的第一本書《習慣就好》終於面市了。感謝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金麗紅大姐和黎波大哥,謝謝我的責任編輯趙萌和他帶領的姑娘們,還要特別感謝今天到場的新聞界的朋友以及嘉賓,也謝謝我的團隊,感謝你們支持我用文字表達自己。

在座的諸位多半從事文字工作,不知你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每當截稿臨近,接到編輯催稿電話,我說我馬上就好了,還差一點點就完工了。其實,那個時候,我就坐在寫字台前發呆,不知道寫什麼。如果,我的專欄繼續寫下去,或者我還有第二本書要出的話,可能不僅我自己,我的編輯們也要跟我一起習慣這個集拖延症強迫症龜毛症於一身的田小姐.

所以,在這裡我要正式向我的專欄編輯和這本書的編輯們說聲抱歉:對不起,你們辛苦了。

但是,我必須說,我喜歡寫作。20多年前的一個下午,我人生寫的第一篇作文,被老師當成范文,當眾朗讀,那時候的我特別內向,人生第一次感覺到,文字可以讓我以某種姿態站立群中。也是因此產生諸多夢想:我想過長大以后當記者,當語文老師,當作家。但是數學太差,嚴重拖后腿,報考學校選擇了不用考數學的藝術院校。

為什麼選擇這個書名——《習慣就好》

人生就是一個從不習慣到習慣,再到不習慣的周而復始的過程。從初來乍到這個世界的啼哭,到離開父母離開學校面對社會,再到與一個原本陌生的人共同規劃人生,不斷的告別,不斷的迎接,不斷的適應和習慣,是我們共同面對的生命軌跡。

現在的我,是個電腦白痴,是一個緩慢的作者,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八流演員”,是一個“被動成名”的女朋友,而過去的兩年,或許包括接下來的幾年(笑),我需要去習慣面對各種令人不習慣的新聞報道……說句真心話,我其實還是不太習慣,但是我知道我必須要去習慣它。

當我定下寫這本書的時候,仔細梳理回想這些年來的經歷,我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我最艱難的時光是什麼時候?我想到了十二年前。

那是2002年,我還是中戲學生,為了經濟獨立,要拍廣告賺錢,因為缺課超過一定數目,突然被學校通知,我要被勸退了。

由於學校處分還沒有最后公布,我懷著僥幸的心理,走進期末考場,希望能討個優異的成績為自己挽回局面,可監考老師對我說:田朴珺,你被勸退了,出去!

我畢生都不會忘記那一幕,大階梯教室二、三百人,齊刷刷的看著我。她們的眼神裡,有無奈,有同情,但難免——更多的是幸災樂禍。我隻能偽裝平靜,穩穩走出教室。

那一剎那我試圖堅強地告訴自己:田朴珺,未來你要活出個樣子。

我一直不敢對媽媽講這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媽媽給我打電話說:“學校的事,我已經知道了,你回來。”

我垂頭喪氣地推開家門,媽媽沒有罵我,心平氣和地說:“想來想去, 我覺得,隻要我的女兒平安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當生命和現實碰撞時,原來字典裡,除了“習慣”要學習,還有更多的“不習慣”也要學習。

離開學校后,我有機會香港拍戲,那時候有人問我你是干什麼的,我會習慣的說我是學生。但轉念一想,不對啊。總之,還不習慣說我是一個演員,就開始了我的演藝生涯。

或許我的性格不適合這個行業,或許我並不習慣應酬,作為一個“普通演員”我又要生存下去,怎麼辦呢?

我有一個對演藝的夢想,我也留戀在聚光燈下被照耀的感覺,但很慚愧作為一個演員,我卻沒有可以拿出手的代表作。雖然一部戲接一部戲的拍,也不是什麼難事。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也想趁著年輕,去攝影機外的世界學習生存的技能。不過就這麼放棄自己的演員夢?讓我掙扎,甚至幾個晚上也睡不著覺,因為我明白這麼轉身離開,就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但是我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 “白領”生涯。

進入地產行業,我從端茶倒水開始學起,因為當時北京公司剛成立,一共就兩個人,老板和我。我慢慢開始學習制定合同,學習談判項目的技巧,學習如何做一個講誠信的職業經理人,更重要的是,學習依靠自己,立足於這個社會。

感謝地產行業那6年的經歷,也很懷念,經常嘴裡含著沙子,在工地裡吃盒飯的日子﹔出差,訂不到酒店,住澡堂子的日子﹔名為白領,多數時候領子都不白的日子﹔那段時光,雖然辛苦,但是我在腳踏實地的活著。

直到2009年,我有了一筆積蓄,終於可以不為生存發愁了,可以過上小富即安的日子。

這個時候,我想起了那個被擱置的演員夢,我要去實現它:去紐約,再學表演。

我的紐約追夢生活開始的並不浪漫,提著一個箱子抱著一個枕頭,第一晚就差一點露宿街頭。在紐約,我沒有車,我習慣坐地鐵或者走路來丈量紐約,我知道橫穿曼哈頓要40分鐘,而兩個小時即可縱貫南北。

這其實就是我留學紐約的生活。

每天七點鐘起床,坐著地鐵到學校,12點下課,半小時午休吃飯,匆忙啃個漢堡或者吃盒沙拉,晚上6點多下課,到家已經精疲力盡。還要做作業,背純英文的台詞。我也想全身心投入學習,可國內還有一個地產項目在推進,那是我生存的全部來源,我還要繼續掙錢養活自己,養活我的夢想。於是晚上9點鐘開始跟國內的合作伙伴談工作。

當時我有一個劇本已經創作了很久,那段時間恰好電視台談合作的關鍵階段。可能因為理念不同,導致我的劇本不斷被斃,我又必須在深夜時間不斷的跟編劇通過電話溝通修改。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編劇一般上午是不起床的。談合同,談劇本。有時候打電話打到凌晨四五點,勉強瞇瞪一覺,太陽升起就繼續去上課。

后來我神奇的發現,原來睡眠時間像肌肉一樣是可以鍛煉的。剛開始睡的少很不習慣,現在睡多了,反而不習慣。我現在每天大概平均睡四個小時,和我工作的人都投訴,認識我以后睡眠都減少了。而且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經常一想起工作就不分時間的給人打電話。所以,對付我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的時候手機關機。當然,你也可以習慣就好了!

我剛到紐約的第一個大年三十,那天紐約下了好大的雪,我去上學,此時的國內,可能大家都圍坐在飯桌邊,吃著餃子,看著電視。而我卻不知道去哪裡吃碗面。走出地鐵的時候,看到一個亞裔面孔的女孩坐在地鐵口抱頭痛哭。我想她可能是中國人,我想上去抱抱她,跟她用中文說:新年快樂。

但是我們都不快樂。

我回家捧著一個披薩,跟自己過除夕夜,我也懷疑的問過自己“你這是干嘛呢?好不容易過習慣過舒服的日子,你又出來瞎折騰,為什麼要在這租一個連窗帘和空調都沒有的屋子,過留學生活,你逞什麼強呢?”可是那會兒我想到了六個字:“過程就是獎勵”,於是我一邊哭著吃完了我的披薩,就當是吃餃子了吧。

現在回想起來,剛到紐約的時候,還是很難。此時當作談資跟大家分享,這或許就是獎勵。原來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習慣孤獨。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個無肉不歡的吃貨,在紐約這裡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食物,但唯獨缺少了家的味道。

於是,王老師為“一解”我思肉之苦,從不下廚房的他,做了第一鍋紅燒肉。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周日中午,他一邊看IPAD,一邊研究怎麼做紅燒肉。我們都不會做飯。他把肉和土豆燉啊燉,最后燉成了一鍋泥。也算自學成才,成了黑暗料理店的大廚。可能我當時快餓暈了,我一口氣吃了半鍋。。

為了慶祝他第一次下廚,我把這鍋紅燒肉發到了微博上留作紀念,但是沒想到的是,我剛剛習慣了自己的留學生活,九個月之后竟因為這個微博引起軒然大波。如果這位美國的二師兄變成紅燒肉后,也能在天有靈,我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的那段時間,我或許隻能跟他同病相憐的對話:你看,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兩事咱倆算是分頭攤上了,怎麼辦呢?一起適應,一起習慣吧。

沒辦法,我又開始一段新的“不習慣”的生活。我不習慣被人議論,不習慣有人朝我潑水,別管是臟水、口水還是肥皂泡。你又不了解我,我不習慣我的生活由別人來下定義,但這點沒法由我控制。

那會兒我想到了02年退學時的自己,想到了當時輸的那麼孤獨無助,摔得那麼慘痛﹔未來在哪兒,我該干什麼,一片茫然。那個時候我都能自己站起來。

更何況,這整整10年,我知道自己一路如何摸爬滾打過來,他人對我的評價有那麼重要麼?我有什麼理由讓自己不快速的習慣這種“不習慣”呢?

當然,被動成為名人,給我帶來過什麼好處麼?我必須承認這點:以前我看一個東西覺得貴,朋友會說我摳門﹔現在他們會說,小田很節儉。

曾經有一個採訪過我的記者問我“她對我最初的好奇來自於微博下尖酸刻薄的留言,你卻從來不刪,她想知道我是以怎樣的胸懷才能承受得了這一切?”我告訴她“那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刪。”當然,我現在知道了。

決定去紐約之前,有一次,王老師問我為什麼要去紐約讀書,我講了很多理由,他卻說都不對:“這都不是你最真實的內心,你的原動力在於你想証明點什麼。”那句話竟讓我哭了。是,他說得沒錯,人活著總要証明點什麼,不然生命還剩下什麼呢?

這是一個男權社會,當大眾談到一個女人的成功,常常是因為她找到一個成功的男人,而不是像男人那樣用事業成功來定義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價值觀將我們女人固化為男人的附屬,男人的裝飾,甚至僅僅是替男人傳宗接代的工具。

但讓我不理解的是:偏偏很多女性就也是持這樣的論點,甚至不乏一些鼓吹獨立的女性也用這樣的邏輯來說事。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現在的我是最不需要工作的一個女人,但是了解我的人知道,工作才是我最大的樂趣:工作第一,男友第二。所以世俗的評價體系裡,我可能不是一個成功的女人。

我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之所以追求獨立,說到底,是希望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這是我的性格,更是自尊和自信的源泉。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隻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女性隻有15%的高職位就業率,女人出人頭地太難了,我們需要幫助,當然不光是女性,任何一個個體都需要得到幫助,我們不能脫離他人獨自成長。但是當女性得到幫助的時候,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用有色眼鏡來揣測。我們為什麼不能相信一個女人憑借自己的精力智力和能力像男人一樣的用時間和生命來打拼呢?甚至有時候我們可能付出了更多。

而我相信,我們作為女人獲得幫助的前提一樣是因為足夠的尊嚴。

所以,妄自托大的講,我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我希望所有和我一樣,出生在一個平凡家庭,但是有著燦爛夢想的女孩,都能堅持走自己的路。

作為一個完全不下廚的人。我可以保証我不會煲雞湯,咬緊牙關啃骨頭才是我的樂趣。牙口好的朋友,可以通過這本書來分享我的這個樂趣。

當然了,紅燒肉可以有。

或許大家知道,我有不少“男閨密”,這些哥們在知道我要寫這麼一本書的時候,紛紛表示不推薦:這本書絕對不想讓他們的老婆看到,但是希望偷偷送給他們的女兒。

男人總是這樣的矛盾,又如此的現實:希望自己老婆好管束,又生怕自己女兒嫁給別的男人受欺負,於是拿我做了教材。

當然了,有些事情不必過分強調性別,隻要生而為人,並且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都要習慣看淡一切美譽和詆毀,習慣低谷時刻的冷嘲熱諷,要習慣小有成績后,世俗怪異嫉妒的眼光。習慣獨立,習慣獨特,習慣不隨波逐流。

也請諸位習慣這樣一個,任性倔強的田朴珺。

謝謝諸位。

(注:本文轉自“田朴珺--新浪專欄”,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習慣 演員 白領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