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08:57:51|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文化是流動的》書影
世界充滿了流動。自然界中的江河在流動,以它不竭的能源、偉大的動力起於高山之巔,沖擊原野,最后進入大海。而大海也不平靜,它時而激起滔天巨浪,時而形成摧毀一切的巨風。人類社會也是這樣,物的流動、人的流動和媒體的輻射等,使我們每天都處在變化之中。在今天,這種流動的步伐明顯加快。但是,在這些流動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文化的流動。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觀點: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曾經是文化的中心,因此這個地方和這個地方的人就是有文化的。反之,某地就是沒有文化的,因為那裡沒有文化的積澱。這種觀點把價值的指針停留於過去,否定了文化自身的創造性和更新性。
在筆者看來,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我們腳下的土地,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類的發展,它孕育的東西數目繁多而又千姿百態。遼闊的北美大陸17世紀初葉隻有幾處零散的居民點和稀疏的人口。但開拓新大陸的生活現實逐步把三大人種的居民聯系起來,並使他們的文化發生接觸、沖突乃至融合。久而久之,融合出獨具特色的美國民族文化。這是美國文化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文化需保持流動性的証據。
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來源於流動
流動性的文化有著自身的定律,它體現在縱的流動與橫的流動兩個方面。在人類文明史當中,我們能發現許多既未流動也未繼續發展,而是在出生之后便停滯不前的例子。斯巴達為了對付人口壓力,在對希臘世界的征服中,消耗了他們的創造能力。愛斯基摩人盡管發展出一種極具特色和高度適應性的北極文化,但這也使他們成了艱苦環境的囚徒,因為生存的首要任務耗盡了他們全部的精力。回到文化是河流的譬喻中,除了一些因不流動而干涸外,當然也有一些最終形成了強大的水系,沖擊出廣闊的平原,最后匯流成永不回頭的江河注入大海。
文化就像自然界,其蓬勃的生命力來源於流動。越是健全發達的人類、越是高尚的文明,受到文化洗禮和浸潤就越加重要,這種浸潤、洗禮應該來自於流動的文化而不是僵死的文化。我們不可能沉浸在一種固化的文化圍城而希望自身得到發展。從城市的發展歷程來看,多少城市曾經輝煌一時,成為一種文明的中心和一種文化的代表,但大部分都逃脫不了覆亡的命運。原因很復雜,如戰爭夷平了建筑,災害造成大面積的人口減少,經濟像腐朽的梁柱一樣轟然倒塌,都可能造成一座城市的最終衰敗。實際上,在這些具體的事實背后,我們會發現一個更為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的停滯和沒落。與此相反,那些曾經是文明邊緣的地方,因了流動文化的浸潤慢慢地活躍起來,從蠻荒之地漸漸地演變成為綠洲,甚至成為新興的文化中心。
僅有文化的歷史縱向流動顯然不能說明城市崛起的原因,文化還有空間橫向的流動性。后者所造就的歷史奇跡,可能更令我們驚嘆。原來發端於兩河流域的基督教后來卻興盛於歐美地區,來自於印度的佛教,卻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氣象,中華文明也曾遠走他鄉,輻射到周邊地區,帶動了諸如日本這樣的國家躋身於世界民族的前列。隻有20多年歷史的深圳更是這樣。它曾經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邊緣之地,但改革開放催生的新的觀念文化卻首先在這裡找到了立足和生長的機會,並形成了自身的文化風格。也許有人會以古城北京為例質疑流動文化,但北京本身就是流動文化的產物,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文化大熔爐。它熔鑄著中國北方契丹、遼金,特別是蒙古、滿清之地的少數民族文化,使它們和強大的漢族文化相結合。這種熔鑄過程到今天也沒有結束,它使北京文化具有無可比擬的通融性。
那麼,這種縱橫交錯流動的文化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或者說它有哪些定律呢?
(一)任何興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一定是流動文化最活躍最激烈碰撞的地區,而沒有流動文化或流動文化很少光顧的地區,一定是落后的地區。公元14世紀初至17世紀中葉,西歐相繼出現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歐洲文化的冬去春來,與其文化視野越來越開闊有關。十字軍東征后東西文化的聯系不斷擴大、深入。他們從穆斯林文化中獲得自己古典時代的一些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與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文化迥異。這吸引了大批人文學者如飢似渴地去搜集、翻譯、整理古典文化遺產,文藝復興由此開始。中國的四大發明,經阿拉伯人之手陸續傳到西方,對14至17世紀的歐洲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造紙術和印刷術加速了文化知識的傳播,火藥推動了西方社會的發展,指南針為航海提供便利。后兩者對西歐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和發展以及技術的改進,也起了巨大的作用。盡管四大發明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但一直未得到改進,處於停滯狀態,所以當西歐學習了各種文化逐步發展強大起來時,中國仍固守在封閉的傳統文化之內,對外面世界持排斥態度。這就阻礙了文化的流動,使近代的中國吃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虧。
(二)歷史文化的積澱有它有利的方面,它可以增強一個城市市民的自豪感,並且從更深遠意義上來講,保持一個民族文化的傳統能夠薪火相傳,它是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應該極為珍視的無價財富。但是這種財富並不能兌換成等價的現實利益。它的寶藏是巨大的,但它的收益也許是非常微薄的。英國的博物館藏品有600萬件,一年的觀眾是六七百萬,他們採取自願投幣制度,你願意投多少就投多少,他們不在乎門票收入,僅這一點就可看出他們的長遠目光。博物館成為城市的標志和驕傲,大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並以此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從另一方面說,傳統文化也能夠窒息一切生動、活潑的文化行為和經濟行為,變成沉重的歷史負擔。中國社會遲緩的發展歷史充分地說明這一點。中國人的思維定式裡面,一切都要在過去歷史和祖宗的牌位上尋找根據,這就是我們步履沉重和歷史上的改革屢屢失敗的基本原因。因此,絕不能信賴於所謂的底蘊和沉澱能在今天爆發出奇跡。
(三)人是文化的基本載體,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流動的人群是流動文化的承載者。而中國的文化特別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器物文化,只是文化的化石。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某些學者曾經將深圳看成文化沙漠,認為深圳是一個文化的不毛之地,這裡沒有古老的建筑,沒有幾個讀古書之人,沒有流行的家鄉小調和地方戲,沒有二人轉和河北梆子。他們沒有看到,那麼多移民帶著各種各樣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夢想,源源不絕地流入這個城市。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你可以說由於這裡的人口素質低,它所孕育的文化是灌木叢而不是大森林,但是你不能說這些人不是文化的承載者。浩浩蕩蕩的旅游人群,絡繹不絕地從四面八方去看古老的山寨,去看遠在邊陲的母系生活狀態,瀘沽湖的“阿注”婚姻,那難道不是一種文化形態嗎?不是去看一種文化形態又看什麼呢?人的流動正如物的流動一樣,越頻繁,規模越大,一個地區就越有活力。
(四)文化生態或者說生態文化,乃是一個城市最要緊的事情,如何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態文化,成為明智的領導者和單位的管理者最根本的職責。它的營造就是要確認流動文化的重要性,並且為文化的流動創造日益廣泛的空間,使流動的文化能夠在這裡得到充足的養分,生根壯大,同時利用各種各樣的制度保障文化流動的渠道,過濾流動文化中帶來的雜質,喚醒沉睡中富有生機活力的東西。生態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文化的價值觀,而它生存的基本條件則是包容的胸懷,永遠不要隻主張一種東西存在,而排斥其他東西。
城市文化戰略必須尊重“文化是流動的”基本定律
文化的流動性本質要求城市文化的發展必須要在促進文化流動上做文章。如果一種文化戰略極大地帶動了文化的流動,增強了文化的活力,那麼這種戰略至少適應了文化生長的特性和內在需要。流動的文化需要更為廣闊的空間來展露其勃勃的生機與活力。文化的流動性決定了它隻有在創新、交流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考察一種文化是否有活力,是否有發展的可能性,關鍵就是看它流動的能力、空間和程度,如果它不再與它種文化相碰撞相流通,不再有大面積的流動,那麼它就可能停滯甚至死亡。
城市的發展已經逐步邁入以文化為主題的競爭階段,以文化比后勁,以文化論輸贏,已經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因此,如何擬定相應的文化發展戰略,不僅決定著城市文化的未來,也將決定著整個城市的命運。
如何選擇文化戰略呢?每個城市因為其經濟社會狀況不同,文化傳統與資源各異,文化戰略面臨不同選擇。在選擇城市文化戰略時,都必須尊重“文化是流動的”這一基本定律,並且相信隻有流動的文化才是活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正因如此,對文化戰略的選擇,也必須最大限度地在促進文化流動上做文章。
(一)樹立新的文化資源觀。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堅持的文化資源觀認為,文化資源主要是指歷史既有,即我們所已有的文化遺產、文化古跡、文化大師、文化精品等,似乎隻有這些才是真正的資源,才是未來文化發展的依托。如果按照“文化是流動的”的定律去理解,我們的文化資源觀必須革新。
首先,對一個地區的文化開發而言,文化資源絕不僅僅是地域性的,我們要在更大空間中去理解資源及資源配置的問題。也就是說,文化的跨地域的流動決定了文化資源的世界性流通,而絕不僅僅為一個地區所壟斷。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跨地域的文化流動使文化生產也變得全球化了,文化人才、文化遺產、文化符號等等,都將在更大的文化空間中予以配置。
其次,就文化資源而言,歷史既存固然重要,並且可以直接進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開發,獲得可觀的收益,但是,從“文化是流動的”這一特殊性來理解,一個地區的文化資源總量並不是固定的,其中一個巨大的變量因素在於,一個地區對文化增量的獲得程度。城市的文化競爭,是文化存量之間的競爭,但更是文化增量之間的競爭。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從傳統文化資源而言它是無法與北京這樣的文化古都相類比的,但工業化的生產,世界性的流通,使上海得以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國際性的文化流通和現代性的文化擴張。文化增量的急劇上升,使其擺脫了原有的文化存量不足的尷尬,並形成了與北京之間的強大的對話能力。深圳如果從文化的歷史既存而言,它遠遠比不上內地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但它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文化影響力,主要原因在於它的文化創造,盡管沒有多少傳統的文化資源,但並不妨礙深圳成為國內領先的文化旅游城市。深圳的文化影響並不依賴於原有的文化資源,它在20多年間的新鮮的文化創造使之大放異彩,並由此改變了被譏為文化沙漠的舊有局面。
(二)增強文化流動的經濟推力。文化的流動並不是盲目的,它有自己的定律。探討其中的動力機制,對改變文化流動的方向,影響文化流動的程度,將有重要意義。當然,這種動力機制有許多,其中有文化自身的和非文化的因素。特別是到了現代商業社會,非文化的因素,尤其是經濟因素的影響不容忽略。經濟動因往往成為現代社會各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記得在和著名作家梁曉聲先生的對話中,我們曾經產生過一個共識:凡工商業發達之地,必文化興盛之邦。這在歷史上是有過無數例証的。在中國城市發展邁入第三階段即文化競爭階段時,還必須憑借第一階段的經濟實力的積累。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沒有較高的生活水准,要想推動文化的大規模流動和增長,也是不可能的。文化對經濟的這種依賴依然不容忽視。但僅僅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還不夠,還要在經濟推動文化流動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也就是說,要更大程度地發揮財富的推動作用,使各種文化要素的流動與配置更為有效。
增強文化的經濟推力,還有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現代城市的文化競爭,在某種意義上是文化產業的競爭,誰能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誰能使其文化影響更多的人,誰的文化產業就更發達。在文化中心如倫敦,超過20萬人在文化部門工作,佔城市就業人口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已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為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僅次於航空航天等少數行業,在國際上佔據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居民文化消費已佔據總消費額的30%以上。因此,在制定未來的城市文化戰略時,必須要把文化產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選擇,沒有產業化的文化運作所帶來的推動力量和影響力,文化的大規模流動與擴張是不可能的。
(三)培育文化的創新能力。文化的流動與發展的特性,決定了一個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的創新,隻有創新才能生存,隻有創新才能發展。因此,衡量一個城市文化流動的能量,檢驗其發展的狀態,關鍵是看這種文化能否有自我創新的機制。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種文化進步的靈魂。文化流動的過程,就是文化創新的過程。城市文化之間的競爭與較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各自的文化創新能力。因此,必須從文化創新的角度確立新一輪城市文化發展的戰略目標。這種創新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的價值創新能力。文化的流動,不僅僅是器物的流動,風尚的演變,更是觀念的變遷,價值的流變。一種文化要想保持活潑的生命力,要保持觀念的輻射力,就必須要有一種價值創新的能力,並通過價值創新,形成文化發展的領先優勢。
2、文化的制度創新能力。文化的中觀層就是制度層面,制度包含了一種文化處理人和人、人和事、人和自然等等關系的基本能力。無論是觀念變遷,還是行為變動,最終都要在制度層面上加以落實。制度文化最能反映一種文化自我管理、自我調整的能力。而制度創新也是觀念創新、行為創新的根本所在。因此,文化的制度創新能力,是判斷一種文化成熟與否、先進與否的重要標准。
3、適應時代變化的創新能力。文化發展與經濟之間常常存在不平衡的現象,經濟社會變化較快,而意識形態和文化的變化相對遲緩。因此,要推動文化發展,必須在文化對時代的適應和表現能力方面有所創新。不與時代合拍的文化必然會被遺忘和淘汰,會成為死的文化,而與時俱進的文化則會找到更大的生長空間,會有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4、文化科技的創新能力。現代文化生產已經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於科技的開發和高新技術成果的運用,因此,文化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現代文化生產的質量與水平。美國文化之所以能影響全球,特別是美國影視產品之所以能佔領世界各地的市場,這與高新技術的運用有著重要的聯系。中國文化生產和制作相對滯后,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生產手段與方式的落后,要使文化生產上水平的話,必須首先通過文化科技的創新,形成優勢,特別是在視聽技術、數碼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成果的運用上領先一步。
中國城市文化競爭的時代,也是文化大規模流動的時代。那種僵死的文化觀念,過時的文化想象,落后的文化制度,對今天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喪失了其引導作用。我們說文化是流動的,就是希望在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文化以其創新的能力、超常規的發展而給這個時代帶來更多人文的光輝。全球化已經使文化流動走向極致,我們不希望文化停留在一個地方性、局部性的夢想上,而是希望在大規模的流動中使各民族、各地區、各城市的文化發生更大的碰撞和融合,並且以其各不相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個性達到“美美與共”的文化圖景。
(作者為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文化自我 縱向流動 希臘世界 文化沙漠 文化發生 文化旅游 文化風格 文化邊緣 文化的創新 文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