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戴明賢:傳神正在“阿堵”中

2014-08-13 09:25:20|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顧愷之畫人物不輕易點眼睛,說是“四體妍蚩本無關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意為這個)中。”借來比喻文學語言,也很恰當: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人物、情節、場景是它的“四體”,語言是它的“心靈之窗”,精氣神借以閃現。文學語言相近於古人說的“文字”,或“五四”后說的“文體”,或契訶夫說的“筆調”(他視為作家有無前途的標志),或今人說的“敘事風格”。它是一個綜合概念,不僅指詞匯,更指對詞匯的指揮調遣。人生故事大同小異,“太陽底下無新事”,說什麼是次要的,關鍵在於說得好。想把故事說得吸引人,全靠語言來傳神寫照。文學語言可以有多種定義,“傳神”二字最能一語中的。

  文學語言極其復雜,用“文野”“雅俗”“精粗”等現成概念來衡量,往往走進誤區。《辭海》歸納文學語言的特點為“准確、鮮明、生動、富有形象性與藝術感染力”。然而准確、簡練和生動表現在作品中是多元、不居、變異無窮的。它因體裁而異,因作家而異,因讀者而異,永遠是一個個個案。對這樣一個充滿動勢和變數的活體,不可能有標准化的“公尺”。若把文學語言作為議論的話題,我認為應以一個基本觀點作為前提:承認它的多樣性,承認文無一體、美有萬殊。

  從文體看,對語言要求最考究的是詩。詩要求高度概括,一語道破。宏大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壯闊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精致如“今夜偏知春氣暖,虫聲新透綠窗紗”,微妙如“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但詩人的語言是單純和穩定的。散文亦然,通篇是作者自己的語言。不過小說則因多重成分而情況復雜。

  作家以語言為風格的載體,好的作家必有敏銳的語言感覺和獨特使用。錢鍾書鋒芒畢露,楊絳綿裡藏針,沈從文忌用成語,王蒙成語編隊列陣。宗璞用典雅的文字寫學者教授的故事,王朔用俚俗的語言寫市井人物的故事,都能傳特定人物和特定生活之神,各得其宜。如果用王朔的語言寫宗璞的人物,用宗璞的文字寫王朔的故事,必定有圓鑿方枘的別扭。薛寶釵的文雅談吐和她哥哥的猥褻俚曲,同出自曹雪芹筆下。《巨人傳》的語言狂野恣肆,作者拉伯雷卻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淵博學者。而一個作家相對穩定的敘事風格,也會因刻畫不同的人事而作微妙的或顯著的調整。劉震雲的《官場》和《我不是潘金蓮》,同是他大巧若拙的筆調,但兩者間的語言區別很明顯。更有一種常見的手法:敘事者“我”是故事裡的一個人物,從頭到尾用此人的詞匯和口吻來說話。《小癩子》通篇痞子腔,《狂人日記》滿紙瘋話,同是出於藝術的需要。人物粗俗,不等於作家粗俗。是人物沒文化,不是作家沒文化。好的小說,每篇都是一個獨立的語境,要求作家一律用循規蹈矩的語言寫小說,好像規定武林高手一律使刀,不准弄十八般兵器。倒是用規范書面語寫的小說,讀起來不沾地氣,蒼白無味。魯迅說蕭紅的《生死場》:“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如果交給中學教師把這些“越軌的筆致”一一按規范語法改正,沒有了“明麗和新鮮”,也就把《生死場》毀了。

  總之,藝術創造的規律是“志在新奇無定則”(許瑤《題懷素上人草書》詩),是“扮龍像龍,扮虎像虎”(戲訣)。作家之能事,恰在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學的魅力,乃生自語言的色彩繽紛。一部小說是一個完整的語言世界,無數小說像草原上群馬奔騰,想要甩一個預設的通用套馬圈使它們就范,是很不智的。宋人論學習古賢詩歌,有“活法”“死法”之說,對於語言,語文教師用的是“死法”(規范),作家用的是“活法”(變化)。教師要求“正品”,作家喜歡“窯變”。編輯應當善識千裡馬於驪黃牝牡之外。

  好的小說語言很像美食,須有獨家之味。“津津有味”“味同嚼蠟”,都以“味兒”比喻閱讀。我有一位已故文友,認為小說負有推廣普通話的歷史責任。他是北京人,在貴州工作多年,用普通話寫的貴州人事,不論是城鄉工農,讀起來皆似是而非,對話尤其格格不入,有一種礦泉水被蒸餾水代替的感覺。國家可以法定通用語,世上不可能有無鄉無土的“通用人”。小說總要寫一塊具體土地上的人和事,魯迅寫浙江,老舍寫北京,張愛玲寫上海,馮驥才寫天津,方言土語正是傳神“阿堵”。就是寓言型的現代派小說,作家也要選擇富於色彩的獨特語言,而不會用一種文化積澱很少的“世界語”。當然,作家運用方言土語,不是簡單的“原生態”,而是在總體通行的“官話”敘述中,以精心挑選的方言來點睛添彩。

  而讀者喜歡或厭惡某種敘事風格,固然擁有絕對的權利,但也不宜黨同而伐異,喜歡的大力提倡,不喜歡的呼吁鏟除。趣味雅正當然好,但也要有承認“文無一體,美有萬殊”的雅量。議論文學,更要有“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類取之”(孔穎達《易疏》語)的慎重。

  當前文學創作的語言狀況,我所知有限。就近年讀到的幾本,如《我不是潘金蓮》(劉震雲)、《蛙》(莫言)、《黃雀記》(蘇童)等,依“傳神”標准,語言都是好的。《朱雀城》(黃永玉)人物眾多、萬象紛呈,語言也隨之磅礡恣肆,生龍活虎。網絡文學我很陌生,讀到過后來出版紙質書的滄月的幻異小說,筆致精致得很,營造出淒美的語言世界。對這類創作,我們一向當它不存在,其實它與大受炒作的《魔戒》《哈利·波特》是同一族類。倒是報紙、雜志上的散文,我覺得有點學生腔、文藝腔、翻譯腔較多,好像“散文就得這麼寫”。其實散文的寫法和語言,應該是比詩和小說更加多樣化的。網絡上不斷出現新詞,迅速進入新聞和文學文體。其中有的頗精彩,如“被”(“被代表”“被自願”)﹔也有的令人惡心,如“屌絲”。此外,不必要地嵌入些外文字母,加上簡化字裡“合並字”(如“後”並入“后”,“乾”並入“干”等)造成的大量錯別字,等等,漢語的尊嚴、表現力和文化含量,都出現了一些令人憂心的現象。但風尚潮流,無可抵御。隻有寄希望於語言作為一個歷史范疇,時間能產生汰劣存優的作用。

  年輕作者,我覺得可以從閱讀外國作品得到許多思想、手法方面的啟發和借鑒,而語言一定要孜孜以求地精研母語。這是文學安身立命之所。

  我年輕時讀屠格涅夫的散文詩,說俄羅斯語言天下最美,很是羨慕。后來發現好多大師都認為他們的民族語言才是天下最美,這才省悟:作家出於職業的敏感,不斷發現母語中蘊藏著無窮盡的美和力,於是發出這樣真誠至偏激的贊美,並非他們的語言已捧了世界杯。漢語的表現力是毋庸置疑的。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從《史記》到唐宋傳奇、明人小品到《紅樓夢》到《野草》,我們也完全可以說“無與倫比”。有一個現象值得深思:第一流的翻譯家都是第一流的學者兼作家。而母語水平不如外語水平的譯者,絕對出不了好譯品。翻譯如此,何況創作。

  作家簡介

  戴明賢,1935年生,著有《一個人的安順》《物之物語》《鄭珍詩傳》《戴明賢散文小說選》等。小說及劇作曾獲全國兒童文學獎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作家簡介 阿堵 詩經楚辭 傳神寫照 作家協會 作家論 死法 敘事風格 活法 文學語言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