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09:18:34|來源:中國台灣網|字號:
台灣《旺報》13日發表評論指出,2014年雖然才剛過了一半,但是我們已經可以斷定,2014年是兩岸關系轉折年,是出現重要變化的一年。所謂“轉折”、“變化”,有進有退,有正有負,由於兩岸關系的復雜性、多面性,轉折是正是負,未來是進是退,將由相關各方共同決定。
評論說,年初,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大陸首次正式會晤,而張志軍對台灣的回訪,則是“為兩岸政治商談提供了一個新平台”,張王兩會代表兩岸在事實上進入了“互不否認治權”的開始,這當然是極富正面意義的大事,在張志軍赴台期間,民進黨未出面領導街頭抗爭,也算釋出某種正面訊息。
另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所闡述的“兩岸一家親”思路,越來越明晰,越來越豐富,成為大陸新一代領導人“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思維”。大陸研究台灣問題的前輩學者章念馳就撰文指出,習近平將兩岸關系定位為“兩岸一家親”關系,“這絕不僅僅是溫情的喊話”,不是“客來客往的酬言”,不是“統戰語言”,而是一種“共同家園意識”,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不再是過往的對抗思維,而是轉變為“融合思維”。“兩岸一家親”就是要強調兩岸關系是同命運共呼吸的關系,“兩岸同胞命運與共”,所以“隻要是有利於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事”,“我們都要盡最大努力辦好”。也因此,兩岸需要共同努力,共同發展,共創雙贏。
基於這種對“共同性”的強調,也才有習近平所說的:“我們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理解台灣民眾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作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
大陸對台思維與政策的調整搭配兩岸張王會的推進,本來是個空前的、大好的契機,讓兩岸關系進一步發展,解決歷史的、政治的難題開創了極大的新空間。然而,出乎許多人意料的,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卻讓兩岸關系出現了重大的變量,更有可能出現新的轉折,轉折的方向卻未必是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
面對這樣巨大的變量和可能出現的轉折,大陸無疑正在進行密切的觀察、思索和因應,而兩岸三黨的作為,終將影響兩岸的大局勢,是前進、是倒退,是平順,是崎嶇。在這樣一個調整期,民進黨作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作為牽制國民黨兩岸政策最有力量的黨派,實在居於一個關鍵性的位置。
長期以來,面對兩岸關系與“統獨”思辨,面對國、民、共三黨的競合,民進黨始終在一個不斷擺蕩、自我矛盾,又自我設限的狀態。一方面,民進黨人知道、也表示民共之間沒有歷史情仇,應該更沒有包袱,能夠順利交往,另一方面,始終有相當數量的民進黨人固守“台獨”基本教義,將兩岸和平發展解釋為國共聯手“賣台”,抱持著民共對抗、藍綠惡斗的心態。
台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中國時報》撰文指出,兩岸關系諸要素中最關鍵的還是“政治面”,而兩岸關系的“政治面”,則是建立在六層基礎之上,依序是“九二共識”、“不統、不獨、不武”、“台灣的民心”、“兩岸互信”、“兩岸實力對比”和“國際因素”。在這六個層次中,民進黨反對“九二共識”,挑戰“不獨”立場,曲解、操弄“台灣民心”,無意確立、鞏固“兩岸互信”,更期盼“國際因素”牽制兩岸關系進展,至於“兩岸實力對比”,則是民進黨故意漠視,或者看輕的。可以說,在兩岸政治和解對話的六大基礎上,民進黨都扮演著“對抗者”、“破壞者”的角色。
如前所述,國民黨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信念堅定、方向明確,大陸當局面對兩岸關系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不但已經明確認識,並且已經在思維上、政策上做出了更大幅度的自適應。如果民進黨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依舊不拋棄“對抗思維”,還片面期待一旦重新執政,大陸絕對會對“台獨”主張退縮讓步,那將是嚴重的誤判,更將嚴重影響大陸對台政策的再調整,沖擊未來兩岸關系的發展。民進黨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大陸當局願意傾聽、珍視的是“台灣意識”、“鄉土意識”,絕不是扭曲變質的“台獨意識”、“台獨主張”,區分不了這點,將會是民進黨的悲劇,更是兩岸關系的災難。
兩岸關系,民進黨,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