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9 09:17:00|來源:海外網|字號:
卡塔爾電訊公司在仰光街頭的廣告牌(資料圖)
海外網8月19日電 據觀察者網綜合報道,在當代社會中,緬甸是地球上少有的移動通信處女地。在移動電話問世四十年后,緬甸的電訊市場才艱難地迎來一道微光。緬甸官方數據顯示,緬甸的移動電話覆蓋率僅有7.8%。自從去年吳登盛政府首次向外國營運商發放營運牌照,開放了由國有企業壟斷的電訊行業,緬甸終於迎來電訊改革的第一聲“胎動”,手機卡不再是特權才享有的天價產物。
“今天在緬甸的華為,就猶如上世紀90年代外資剛進入中國時的微軟、IBM和諾基亞等品牌,我們是外資第一。”華為緬甸銷售總監羅建剛說。18日,大公網刊文報道了在緬甸的中國企業。除了在這塊移動通信處女地佔得先機的華為,文章還介紹了在這個受佛教影響的“隱士之國”經營娛樂中心的華商。在緬甸的社會轉型過程中,中國企業締造的娛樂王國,可謂緬甸從傳統邁向現代化的真實寫照。
8月1日中午,幾束陽光穿透雲層洒在仰光街頭,生意人陳榮手中的兩個手機響個不停,這名旅緬生活八年的雲南男人一臉憨笑,“最早的這部花了我差不多5萬人民幣(約6.33萬港幣),現在想來真是不可思議”。
華商:第一個手機花5萬
2006年,陳榮擁有了自己來緬后的第一部手機,直至今天,他還清楚記得拿到手機前后的細節:先找到移民局高官,送了瓶酒又吃了頓飯,還包了一個2萬人民幣的紅包。加上手機卡的官方定價3萬元人民幣,陳榮搖身一變成為在城市暢行通話的“特權階層”。
在軍政府的高度壟斷下,電信市場是窩藏腐敗的角落。陳榮說,當時買電話卡需要用特定的身份証,很多人有錢也是一卡難求,而每個政府官員都有相應的手機號碼配額,“權力越大配額越多,尤其是軍隊裡的官員。很多人都需要賄賂政府官員才可能得到手機號碼”。
2013年6月,緬甸宣布向卡塔爾電信和挪威電信發放電訊運營牌照,這也是緬甸改革以來首次引入外國電訊運營商。
卡塔爾電信的品牌名是“Ooredoo”,源自阿拉伯語,意為“我想要”。8月3日的下午是Ooredoo的廉價手機SIM卡放號日,大雨並沒有澆滅緬甸人搶號的熱情。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早就收到了預告信息,“數量有限,號碼資源嚴重緊缺,可能和MPT(緬甸通訊)一樣很快斷貨”。
外商瘋搶市場份額
仰光各大手機店把優惠廣告擺在最顯眼位置,一名笑容可掬的銷售人員隨手拿了一張SIM卡遞給記者,“零售價格9塊錢人民幣,這張送給你,半個月內還可以免費通話”。
Ooredoo大力促銷的背后,意在搶佔市場份額。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外商的移動網絡建好后會瘋狂放號。現在的緬甸電信市場相當於1997年的中國,那是中國移動通訊的元年。但明年緬甸電訊市場和中國的差距就會縮短到幾年以內,屆時廉價通訊會令擁有6000萬人口的緬甸,成為嶄新的消費市場。
華企成外資第一
中國電信企業華為的緬甸公司位於櫻花大廈的十八樓,這座距昂山將軍市場不遠的寫字樓是仰光的地標建筑。當地第三方研究機構調查報告表明,華為手機 在緬甸市場佔有率已達61%。華為今年贊助的環球小姐緬甸賽區大賽還特意選出了“Miss華為”,一時風靡全國。華為品牌藉此超過了三星,成為緬甸標杆性的高端手機產品。
在緬北密支那經營電器行的印裔緬甸人辛格說,以前壟斷的時候每月隻能賣七八部手機,而現在每天都能賣到此數目,華為的出貨量最大。
華為緬甸銷售總監羅建剛說,目前緬甸國營公司通訊的大部分網絡由華為搭建,目前已佔近六成的份額。他說,緬甸三四年前主要都是CDMA網絡,而華為剛好當時在CDMA智能機佔優。羅建剛預料今年銷售會取得大幅增長,“今天在緬甸的華為,就猶如上世紀90年代外資剛進入中國時的微軟、IBM和諾基亞等品牌,我們是外資第一”。
走在緬甸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見到中國電訊企業華為的標志。當初,華為打入緬甸市場卻並非一帆風順。華為緬甸公司的銷售總監羅建剛說,最開始也被緬甸人懷疑中國品牌的質量,通過慢慢積累品牌口碑,花了3年時間才被接受。而緬甸富豪U Tay Za墜機后用華為手機 成功脫險故事,則為華為品牌的塑造起了關鍵作用。
2011年,U Tay Za坐直升機到緬北雪山避暑途中發生意外,墜落在渺無人煙的地點上。如果靠搜尋起碼需要一星期以上,生還的 U Tay Za用幾個手機都無法打通電話,唯獨用華為手機撥通了電話。事后,U Tay Za這樣說,“我們生還了,這是一個奇跡!如果沒有華為手機,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無疑成為了華為在緬的活廣告。
羅建剛說,上述機緣巧合,加上華為產品質量要求高,產品多元化貼近消費者,比較受當地消費者歡迎。據統計,2012年緬甸華為手機銷售額達600萬美元,2013年8000萬美元,2014年預計達到2億美元。
羅建剛預測說,“緬甸政府計劃在2015年將手機普及率提升至80%,這就意味著緬甸將出現超過4000萬新增手機用戶……而華為將從中分得一塊大蛋糕。”
仰光大金塔 華為手機 手機市場份額 中國電信企業 手機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