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10:19: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外交是靠實力說話的。在美國推進“再平衡”戰略后,我們之所以倍感焦慮,歸根結底還是對自身缺乏足夠的信心。 |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不少媒體,甚至是一些學者,面對美國對中國的防范和圍堵,在憤懣之余,不經意間夸大“美國威脅”。在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外部環境變得更加復雜的時候,這種聲音更大,國內有關對美政策的爭論也會隨之加劇。
然而,當我們指責美方一些人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時候,豈知我們自己不知不覺中也在炒作“美國威脅論”﹔當我們指責美方一些人有冷戰思維的時候,豈知我們往往也在犯同樣的錯誤。立場可以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內在邏輯卻是一致的:如果將對方視作敵人,那麼美國還真可能有一天會成為中國的敵人。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國內有時會陷入一種自相矛盾:當大家還在談論同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時候,國內部分媒體卻不斷抨擊美國,公開或私下裡將其視作戰略對手來看待。這種狀況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顯然無助於中美戰略互信的建立。一些媒體,甚至一些專業人士往往夸大美國的威脅,即在任何對華不利局面的背后,都有美國這隻黑手。美國真的這麼神通廣大嗎?我看未必。有時候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自身的工作不到位,給了他國可乘之機。
筆者無意為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辯白,這個“世界警察”確實在採取措施制衡中國的和平發展,防范崛起后的中國挑戰其霸權地位。但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作,包括對外交往工作,還有進一步改進的余地。越來越多的中資機構邁出國門去發展,然而經驗和意識還有所欠缺,個別機構甚至將國內那套官僚的做法搬到國外去﹔或者隻顧賺錢,不顧當地的長久發展,從而造成當地民眾的反感。試想,如果我們工作做到了家,美國還能夠無孔不入嗎?
客觀地說,中國周邊的問題,從根本上並不都是美國一手所造成的,而是近代中國衰落后被動挨打、關鍵時刻又無暇維護自身權益而留下的后遺症。如果不是因為近代中國衰落,外強得以入侵,何來中華民族蒙受屈辱,又何來如此之多的疆界糾紛。等到我們反應過來,有能力有決心維護國家權益時,我們才發現已經喪失了最佳時機,以至於目前在維護國家權益和建立睦鄰關系之間面臨左右為難的局面。
外交是靠實力說話的。在美國推進“再平衡”戰略后,我們之所以倍感焦慮,歸根結底還是對自身缺乏足夠的信心。畢竟,和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相比,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我們國家仍有明顯的差距。過去在同美國打交道時,我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處於被動應付狀態。通常的情況是,美國時不時打出一張牌來,我們就不得不接牌,然而發現手裡可打的牌並不多。不過,這種被動的局面正在逐步改變。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方手中的牌也越來越多,在諸多問題上就有更多的發言權。
中國是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世界的,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到一個關鍵階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深水區”,我們需要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國內問題上,理順各種關系,致力於建立一個和諧中國,這是我們未來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而在對美關系方面,我們需要保持戰略耐心,以積極的心態想辦法來應對美國的圍堵,不斷化解各種復雜的局面,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袁征,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美國 威脅論 中美關系 霸權主義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