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2 09:24:40|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調查失業率更接近真實,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就業總體狀況。底數清,調控准,宏觀經濟決策將更有准頭,與就業直接相關的民生政策也能更有針對性。
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適時發布大城市調查失業率數據。調查失業率走向前台,值得歡迎肯定。
經濟增速、物價漲幅、國際收支平衡狀況、失業率,是宏觀經濟四大指標。但是長期以來,失業率並未受到如其他三項指標那麼多關注。不是不重視就業,而是我國採用的一直是城鎮登記失業率,指標本身有諸多局限。
與國際上通行的以抽樣調查獲取的失業率不同,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把到當地有關部門登記的符合失業條件的人員統計為失業,沒有登記的未就業人員不統計為失業。未登記的人員中,有的可能沒有求職願望,但也有一些符合失業條件、渴望工作、只是未主動登記。城鎮登記失業率還不包括農村剩余勞動力,也不包括農村進城務工的勞動力。這意味著,城鎮登記失業率可能遺漏掉為數不少的失業者。
城鎮登記失業率的“先天不足”,使其每每發布都受到質疑。這能反映真實的失業狀況嗎?據此做出的宏觀決策會不會有偏差?中國面臨的就業挑戰究竟有多大?有些研究機構干脆自己調查失業率,譬如受金融危機沖擊嚴重的2008年,社科院就曾發布過9.4%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而同期政府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僅為4.2%。究竟該信哪一個?公眾一頭霧水。
明確將發布調查失業率數據,是經濟領域、民生領域一大進步。調查失業率更接近真實,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出就業總體狀況,及時發現失業的變化起伏。底數清,調控准。摸清就業的基本情形,宏觀經濟決策將更有准頭,做到心中有數。與就業直接相關的民生政策,如延遲退休該怎麼延、養老保險費率多高合適、勞動力培訓如何提高效率等等,也能更有針對性。特別是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國務院多次強調要做好區間調控,其中“保就業”就是下限。就業能夠容忍什麼樣的增速?就業發生何種變化時有必要採取措施提振經濟促進就業?這都離不開全面准確的失業率數據做支撐。
發布調查失業率,更是政府直面問題的體現。近幾年,社會各界多次呼吁建立調查失業率制度。統計部門也曾回應,已經開展了此類調查,只是數據沒有公開,而是作為內部參考。不少人猜測,恐怕是數字太難看,才不公開吧?此番決定發布調查失業率,在回應社會期待的同時,也給政府自身以壓力。調查失業率肯定會高出同期的登記失業率,也許某些城市的數據還很刺眼。即便數字不好看也要亮出來,表明政府並不在乎面子上光鮮與否,而是追求沒有水分的、真實的“裡子”,直面問題、拿出對策、解決問題。
發布調查失業率是一個好的開端,同時也要看到,即將發布的仍隻限於城市,勞動力數量龐大的農村還未涉及﹔失業標准是否科學合理,未來很可能引起爭論。但畢竟,失業率指標邁出了從“登記”到“調查”的跨越。相信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戶籍改革的深入,對就業狀況的監測將更加全面,關系宏觀經濟、也關系每個人日常生活的就業數據,將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參考。
調查失業率 調查 民聲 登記 城鎮登記 宏觀經濟 裡子 經濟增速 2008年 農村剩余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