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07:24:00|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許 森
近來,在網絡平台或一些研討會上,總有個別學者發表這樣的觀點:“中國動不動就煽起整個民族情緒,把武力解決看得很輕易”“軍人對外交發言權太大”“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沖突要用博弈、文明手段來解決”等等。這是對當前國家關系和國家安全形勢的誤讀、誤判,是對公眾輿論的誤導。
眾所周知,我軍擔負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的職責,應該說,對國防和國家安全最有發言權。綜觀新中國成立65年來的歷史,我軍認真履行職責使命,十分低調,鮮有軍方主導干預國家和其他部門事務的情況。近年來,為應對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展示我軍開放、透明、自信的形象,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從2008年開始,國防部建立起新聞發言人制度,適時對外發布與我軍事務相關的消息。
從一些學者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軍隊講打仗多了,應該多講文明,最好別提“戰爭”這個詞。但從我軍使命任務來講,軍隊、軍人若不講戰備、戰爭,不時刻繃緊戰爭之弦,國家安全就沒有底線和起碼的保障,120年前甲午戰爭的慘敗就會重演。“忘戰必危”應成為軍隊和軍人的座右銘。
眾所周知,美國的政府發言人、國防發言人,經常“各吹各的調”,美國的少將級軍人還經常向媒體釋放與政府不一致的表態,語出驚人。而我軍將領幾乎沒有這種情況,更談不上干擾其他部門事務。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敢於向世界亮明立場、觀點,是近幾年的事,但還常常被人看不慣,怎麼做也不合他們的口味。
我國是世界大國中唯一尚未完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國家。我軍是為捍衛國家領土完整主權統一而存在,為維護和拓展國家利益而存在,為履行多樣化軍事使命而存在的。目前,國際體系進入加速演變和深度調整時期,我國面臨的生存安全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增大了我國安全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推進,和其在我國周邊“布棋設局”挑起矛盾,我國海上安全環境更趨復雜。
我軍30多年沒有打過大仗,未經歷過信息化條件下的實戰考驗,和平環境對經濟發展異常珍貴,卻容易成為軍隊戰斗力的腐蝕劑。和平有可能成為“醉太平”,精神懈怠是軍隊最致命的敵人。
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滲透顛覆不可低估。現在,滲透策反活動無孔不入,分裂破壞活動無處不在。面對別人處心積慮的滲透和攻擊,我們如果稍有懈怠,就會打敗仗。當然,也有人故意施放“煙霧彈”“腐化劑”,讓人不知不覺中放鬆警惕、放下武器,成為“顏色革命”的俘虜。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軍隊和軍人不僅不能“享太平”,不能自我解除武裝,別人“磨刀霍霍”,我自馬放南山。他們要認真思考和應對如何為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強固安全基石、提供安全保障﹔如何不僅維護國家安全生存權益,而且增創國家發展利益﹔不僅生產“安全產品”,而且創造發展紅利﹔如何通過提升國防實力,使我國在維護和平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作者是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軍人,我軍,戰爭,安全產品,腐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