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09:21:10|來源:新京報|字號:
從醫療分級管理角度看,處於醫療平台最高點的三甲醫院,就該針對有些治療難度的專科病人,而“便民門診”之類的工作就該被分流到社區。
近來,北京10余家三甲醫院以各種原因關閉了“便民門診”,這使得有些慢性患者的取藥過程變得繁瑣。為此有市民在《新京報》發表文章,認為取消“便民門診”是因噎廢食。
作為深受市民喜愛的綜合醫院,將服務內容減少了,乍看起來的確不利於患者。可往深處思考,諸如北醫三院、朝陽醫院這樣的三甲醫院,還要抽出專門的醫療資源,專門為一些慢性病人實施幾乎沒有什麼診療內容的“便民門診”,合乎其功能定位嗎?
從世界范圍看,將醫療資源進行分級管理是大勢所趨。但其本意不是為了區分這些醫療資源的良莠,而是為了讓不同的醫療機構各司其職,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
站在醫療分級管理的角度看,處於醫療平台最高點的三級綜合醫院,其定位就是針對那些有一定治療難度的專科病人,而不是不設門檻。事實上,在其他設立了醫療機構分級管理的國家,三級綜合醫院連普通門診都極少,所有的病人都要先上社區醫院或急診處就診,如果這些醫療機構處置起來有困難,或治療效果不好,才會轉診到上層的三級醫院。
可在我們這,很多三級醫院的人流有時比火車站還擠,醫生看病完全像流水線上的工人對待產品,患者難以體會到三級醫院應有的服務。與此同時,許多一級醫療機構卻門可羅雀。這未必是因我們的一級醫療機構水平差,而是三個級別的醫療機構分工不明確,更沒有一個自下而上的就診流程,患者簡單地認為三級醫院的水平更有保障,所以不管是否需要,都要奔著三級醫院走﹔認為北京的醫院更好,所以扎堆赴京看病。
以慢性病開藥為例,這幾乎是最簡單的一種醫療服務,從醫院的分工管理上講,這完全該由社區醫療機構來承擔。而三級綜合醫院開設以開藥為目的的“便民門診”,說得嚴重點,這是種越俎代庖,是對初級醫療機構的打壓,其結果必將使得基礎的醫療機構更加薄弱。
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設法發揮初級醫療機構的作用,將類似於“便民門診”一類的工作回歸社區,逐步提高三級綜合醫院的門診門檻,改“小病上社區”的理念為“初診、開藥上社區”。為達到這樣的目的,醫政管理部門應改變當前在管理上對社區醫院過多的限制。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不少慢性病人的常用藥在社區醫療機構買不著,逼著他們去三級醫院。由此可見,適當放開社區醫療機構的用藥權限,應是為三級醫院分流病人的第一步。
□鄭山海(醫生)
醫療機構 三甲醫院 便民門診 病人 三級綜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