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9 11:07:14|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族群撕裂的新魅影
但解構和祛魅后政客利用民粹進行的仇恨宣傳,也成為轉型初期台灣政治生活中揮之不去的新魅影。圍繞蔣介石銅像的去留存毀,藍綠多次交鋒。背后除了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更是牽涉選票利益和種種政治算計。
曾是台灣最大的蔣介石銅像,2007年3月被高雄市文化局拆解為117大塊和百余小碎片。此舉引發藍營強烈反彈,認為這是當局討好深綠選民的舉措,凸顯執政的民進黨不管民生疾苦,隻知“意識形態治國、選舉操作”。當時的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認為,讓文物歸於珍惜它的人保存,成為台灣的資產,這是對財產的珍惜,畢竟這也是台灣一段重要的歷史。
現在,慈湖雕塑紀念公園憑借蔣介石群像成了一處游人如織的景點。塑像七八個一組,蔣介石和蔣介石相視而立。其中最大的坐像來自在高雄被分解為117塊的那尊,藝術家刻意用不完整的方式組合重建,取名為“傷痕與再生”,意在記取歷史的傷痕與教訓,走向族群融合的重生。(王大可)
蔣介石,銅像,中正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