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石龍:運用法治思維全面深化改革

2014-09-03 09:15:05|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歷史任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改革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那些容易改的、使人們普遍受益的改革基本完成了,好吃的肉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全面深化改革,就要面對矛盾不回避,面對挑戰不退縮,通過正視問題、依法解決矛盾來推進改革。這就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不斷推進行政制度、決策制度、司法制度、預算制度、監督制度等的改革和完善。國家治理與過去單純的管理相比有幾個明顯不同:一是觀念不同,管理更側重於通過行政命令維護秩序﹔治理更注重通過法治手段達到和諧。二是主體不同,管理主體是政府﹔治理主體是政府與社會組織、民眾相結合。三是效果不同,社會矛盾復雜多樣,單向管理難免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問題﹔治理以法治和共識為基石,能夠及時處置矛盾,避免矛盾積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點在於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依法治理確定為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這就要求政府部門更好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整利益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現代化水平。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對轉變政府職能有突出意義。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建設法治政府和廉潔高效服務型政府。這就需要解放思想,以法律規范明確權力責任,防止權力濫用,確保政府職能轉變到位。領導干部應帶頭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靠法律制度處理問題、化解矛盾。

  現代社會本質上是法治社會,法治思維契合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我國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法治是系統的、協調的,它不僅規范公眾,而且約束權力,因此,法治在主體和運行上都與國家治理的要求相一致。如果政府和公眾都具備法治思維,產生社會矛盾的根源就會減少,疏解社會矛盾的渠道就會通暢。堅持法治思維,真正讓權力受法治約束,才能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之一。

  運用法治思維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幾條原則。一是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法治的根本保証,從理念到行動都要強化黨的領導。從法律層面強化黨的執政地位,通過法律手段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二是堅持自上而下運行。運用法治思維首先是對政府和領導干部的要求,其次才是對人民群眾的要求。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意味著領導干部須保持明確的法律意識,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保証各項工作始終不脫離法治軌道。

  (作者單位: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深化改革 改革發展 改革和完善 法治環境 法治社會 堅持黨的領導 思維 決定 國家治理 黨的執政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新聞熱圖>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