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學習小組>> 正文

【學習小組】習近平22年前就想清楚的事

2014-09-03 06:49:00|來源:海外網|字號:

【學習小組按】

1992年出版的《擺脫貧困》是習近平的第一本個人著作。收錄了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講話、文章,共29篇。

時隔22年,這本書於近日再版,這本圍繞閩東地區如何脫貧致富、加快發展而展開的書,還談了許多其他問題,例如貪腐問題、作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

一個人的第一本書通常很重要。許多作家正是從第一本書奠定的作品風格,而在這本書中,初現了習近平的發展與治理理念。重讀這本書會看到,其中許多觀點與今日的國家治理理念一脈相承。22年前的習近平思考的“屠龍之術”,如今正在施展。不同的是,22年前面對的是一個地級市寧德,而今是一個龐大的中國。

一句話,習近平的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而這本書,是其中一把重要的鑰匙。

學習小組精選了關於這本書的3篇評論,第一篇談的是《擺脫貧困》本身,談作者、談文風,理論水平很高的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對此話題深入淺出。第二篇發表於8月30日的《福建日報》,分析了這本書與時下“中國夢”的關系,實際上,如果讀過《擺》書就會明白,兩者之間關系確實緊密。第三本書是福建省省委書記的論述,習近平在福建工作多年,《擺》裡的場景與問題,對其來說再熟悉不過。

做個預告,學習小組拿到了1992年原版的《擺脫貧困》,許多細節,改日分享。

讓人眼前一亮的《擺脫貧困》

李君如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擺脫貧困》是裝幀一般的老書。具體地說,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老書。然而就是這本老書,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一口氣把它讀完,讓我動筆要寫這篇讀后感。

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這本書的作者

這本書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當今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史的研究來說,習近平的《擺脫貧困》和他在浙江擔任省委書記的時候寫下的232篇短評一樣,是我們重要的研究素材。

早幾年,浙江的同志告訴我,《浙江日報》頭版“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的時政性短評,作者“哲欣”是他們的省委老書記習近平,心頭曾經為此一震。我記得毛澤東曾經要求黨的領導親自動筆寫報告、寫社論。因為領導干部寫文章,可以養成在實踐中思考問題、總結經驗的好學風、好作風,確實應該提倡。毛澤東本人就是這方面的典范和楷模。大家都說,習近平是一個有思想見解又勤於筆耕的領導干部,這在我們黨內並不多。他在“之江新語”的一篇短評中,還講到領導干部“要時刻反躬自省,就像古人講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潔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養德,增強防腐拒變的‘免疫力’。”領導干部就廣大群眾關心的問題和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通過寫文章寫出自己的思考,也可以說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一種做法。

從《擺脫貧困》的“跋”中,我們知道,這本書收集的29篇文章,是習近平在福建省任寧德地委書記的時候寫的一些文章。寧德在福建屬於閩東地區,是一個貧困地區。從習近平的簡歷中,我們知道他在寧德工作的時間是1988年到1990年。他在“跋”中說:“我在閩東地區工作了兩年,雖也與閩東全體干部、群眾一起,付諸相當努力,然而我心難安。”讓他“難安”的是,雖然在他離開閩東到福州任職時,閩東已經脫離貧困線,但他深知“相距於我們的理想,相距於我們的目標,相距於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脫離貧困線’隻能說是起步”。特別是,由於在那裡任職時間較短,“我在閩東的改革開放之志未酬,‘欠賬’之感常系於心,難以釋懷。”因此,他說這本書把自己在閩東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章公之於世,“多少是有一點還賬的意思”。而對於我們來說,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和研究習近平當時的所思所想,由此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當代的表現。

讓我眼前又一亮的,是這本書的文風

福建省老書記項南告訴我們:“近平同志和他的‘一班人’,在寧德近兩年的工作中,帶頭‘四下基層’,對寧德的特點和歷史,作了仔細的調查和認真的思考,所以提出的設想,比較切合實際。一掃時下那種說大話、說空話、說套話的弊病。”我相信,任何人隻要打開《擺脫貧困》,就會被這本書的文風所吸引。

朴實無華,沒有八股說教的套話。這是《擺脫貧困》的一大特色。我們知道,世紀之交,形式主義悄然成風,以至於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尖銳地指出:“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多。電視一打開,盡是會議。會議多,文章太長,講話也太長,而且內容重復,新的語言並不很多。”他還說:“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而在《擺脫貧困》中,鄧小平批評的這些問題一概沒有。有的是那些朴實無華,而又貼近現實生活的道理和分析。比如書中開卷之作是作者在閩東上任后經過一個月時間的調查研究寫成的,題目是《弱鳥如何先飛》。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把貧困的閩東比作“弱鳥”,然后把思緒集中到: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態勢下,閩東這隻“弱鳥”可否先飛,如何先飛?然后講了三個問題:“先飛”的意識﹔“飛洋過海的藝術”﹔怎樣豐滿羽翼。最后歸結到“鴻鵠之志”。這樣的思考,這樣的文風,從內容到形式,都體現了毛澤東倡導的實事求是學風。

充滿智慧,沒有平淡平庸的官話。在許多人看來,求實就等於羅列現象,平實就是講大白話,甚至講那些沒有文採的官話。但是習近平的著作不是這樣,《擺脫貧困》是務實的,求實的,但又是充滿思想的,甚至是充滿睿智的。1988年9月寫的《提倡經濟大合唱》,這篇文章並不長,隻有五個自然段,強調發展經濟既要有主旋律,又要講協調,講配合。但是文章沒有以教師爺的口吻講那些讓人聽了一百遍已經不想再聽的大道理和官話,而是從年輕人都喜歡的怎麼唱歌、怎麼大合唱講起,講主旋律的重要性,講協調和配合的必要性。這些文章,讓人讀了還想讀。又比如他1990年1月寫的《閩東之光》是一篇關於文化建設的隨想。他說:“什麼是閩東之光呢?我想,閩東的錦繡河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的燦爛文化傳統就是一種光彩。閩東人民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朴的精神就是一種光彩。認識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奮進的動力。”引文引到這裡,也許有些人還不以為然,但緊接著習近平的話讓人拍案叫絕,他說:“有句成語叫‘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很有諷刺的味道。其實,如果王婆的瓜確實是好的,有它的特色,為什麼不能自賣自夸呢?這也是一種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現。我們也不妨做做王婆。要當好王婆也不容易,首先要對自己手裡的貨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介紹得好,才能鼓舞人心。閩東人首先要知我閩東。不知我閩東,如何能愛我閩東?!我們可以從文化建設的角度,讓人們好好認識一下閩東的閃光點。”這樣的話,已經超越知識層面。

鞭辟入裡,沒有矯揉造作的空話。聽煩了套話、官話,於是就提倡要改進文風,怎麼改進呢?就拼湊那些貌似有文採的“四六句”,甚至花裡胡哨的堆砌煽情的形容詞。這樣的文章,表面上很好看,但隻有矯揉造作,而沒有分析,沒有思想,也就沒有真正的感染力,更不會有生命力。習近平的著作不是這樣,《擺脫貧困》的許多文章並不長,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有鞭辟入裡的分析。比如1988年10月在《經濟日報》上發表的訪談《把握住新的機遇》中,他提出“要淡化‘貧困縣意識’”。他說:“不能因為定為貧困縣、貧困地區,就習慣於講我們縣如何貧困,久而久之,見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產生‘貧困縣意識’。”“所以我提倡振奮精神,淡化‘貧困縣意識’。一方面承認這裡條件差,經濟落后,不能同發達地區攀比,不能簡單比上項目,比發展速度。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建國四十年來這裡同全國各地一樣,確確實實在進步,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分析既實事求是,又不盲目悲觀,而且“淡化‘貧困縣意識’”這個觀點,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好書好文章,百讀不厭。《擺脫貧困》就是這樣一本沒有八股說教的套話,沒有平淡平庸的官話,沒有矯揉造作的空話,文字朴實無華、內容充滿智慧、分析鞭辟入裡的好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打開《擺脫貧困》,就不想放手而要一口氣把它讀完的原因。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新聞熱圖>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