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3 09:04: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據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物業維修資金研究專業委員會的不完全統計,自1998年實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至今,我國收繳的維修資金在5000億元左右。因申請手續繁瑣、過程艱難,這筆資金被稱為“沉睡”的資金。不過記者近期追蹤這筆錢的流向發現,實際上這筆巨款並沒有真正“沉睡”,它們不僅通過“錢生錢”悄然增加,部分還淪為某些利益部門的“生財工具”。(9月2日 《南方都市報》)
維修基金難於申領,筆者深有體會。我的住宅是一棟老樓,由於樓頂未採用尖頂結構,在長期風吹日晒下,樓頂防水失效。入夏以來,一旦樓外陰雨綿綿,屋內就應景的形成水帘洞,讓人頭疼不已。本打算享受一下小權利,使用維修基金進行修繕。然而,維修基金的申領過程,卻讓我知難而退。我所在的地區,申請公維基金必須,先將維修項目及預算在小區公示,三分之二以上業主投票表決同意,再向區房產局提出申請,通過后才會劃撥預算總額的80%費用。
然而,我在的小區,連業主委員會在哪都弄不清楚,如何通過?再說,維修我們單元,要其它單元業主三分之二以點贊,也是一個難於完成的任務。更別說,向建設局遞申請,也是一個審批長征,不知會拖到何年何月。且,漏雨的樓板,卻經不起這麼耗。於是,我們單元幾家業主一商量,萬元的維修費自己負擔,趕緊修完了事。
類似的經歷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它在一個側面反映了維修基金的申領難。其實,維修基金管理嚴苛,群眾並非不能理解。畢竟,對公共資金而言,安全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據統計,目前我國公共維修基金的規模達到了5000億。試想,沒有一套嚴格的申領程序,如此巨款豈不會亂了套?
然而,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對群眾而言,公共維修基金成為“睡金”,而對於主管部門來說,公共維修基金卻成了自動提款機,可以變著法的用來自肥。譬如,有的地方明說活期暗存定期,每年套取賺取利差﹔有些部門甚至用維修基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可謂是黑幕重重,以至於南京市住建委都直言,“當前維修資金問題太敏感,相關信息無法公布。”
公共維修基金何以成為權力的自助“提款機”?其實,原因並不復雜。一來,維修基金申請的高門檻,讓基金的蓄水池越蓄越足,以致成為公款“堰塞湖”。二來,維修基金並未統一管理,而是以縣區為單位各自為政,且沒有全國性的管理章程,這就容易出現跑冒滴漏。於是,主管部門、銀行、開發商,都變著法的分一杯羹。
管住維修基金的跑冒滴漏,無非是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提高基金的管理層次,關上跑冒滴漏的閥門。二是基金管理透明化,試想,向公積金一般,隨時可查,權力還有那麼大的變現空間麼?三是,讓基金與維修無縫對接,改變“睡金”的現狀。隻進不出,不是維修基金設計的初衷﹔提供權力期權,更不是維修基金的願意。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對維修基金進行一次制度性的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