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錢穎一:育人重於育才(新語)

2014-09-04 10:47:20|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在漢語中,“人才”是一個詞。但“人”與“才”並非一回事,“育人”與“育才”也並非一回事。

  在我看來,“才”,關注的是三力:創造力、分析力、領導力﹔“人”,強調的是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度量“才”的詞是成績、成功、成就﹔形容“人”的詞則是自由、快樂、幸福。

  中華文化的傳統,從來都重視“做人”。“四書”中《大學》開頭便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的目的是人,是人的善與道德。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取自《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是做君子的條件,也是講做人。

  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落后,所以要科學救國、技術救國、實業救國,教育重心轉向科學知識、技術知識、專業知識的傳授。強調“育才”開始壓倒“育人”。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人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人才是加速經濟發展的動力,“育才”隨之變成了教育的主要目的。

  但是到了今天,“育人”應該比“育才”更重要。人的教育應該包括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對於科學而言的。科學告訴你什麼是真理,人文告訴你說真話的價值。學者龍應台曾這樣解讀人文:文學使你看見可能更真實的世界﹔哲學使你有了走出思想迷宮的可能﹔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學讓你“看見”,哲學讓你“定位”,歷史讓你“連接”,這些都是人文的價值。

  人格養成是育人的基礎。對人格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人格底線。說話有底線,講真話﹔做事有底線,有原則﹔做人有底線,有良知。有學者曾經批評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人學過很多知識,善於利用制度的缺陷和傳統的弊端,但缺乏人格底線。大學中聚集了很多有才的人,如果人格高尚,他們的正面作用會很大﹔反之,負面影響也會不小。

  人生既有對發展的夢想,更有對意義的探索。蘇格拉底說:“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過。”進入大學,就應該反省人生,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發現自己認識世界的過程。同學們應該把自己的個性發展放在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之中。

  同學們有很多夢想,可能大多是關於如何成才的。但是,我更希望你們思考人之為人的要義,思考人文、人格、人生,思考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我向你們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2014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本報記者 趙婀娜整理)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育才 育人 大學 趙婀娜 做人 人格 人才 人 才 新語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一汽反腐風暴或牽涉周永康家屬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