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 10:56:24|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城鎮化的推進,為我國的農村文化建設帶來了新契機。在整個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的今天,農民的文化需求、心理期待也已經與往日不同。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搞好農村文化建設,如何更好地發揮農村文化建設在城鎮化進程中的作用,這些問題的答案關系到中國社會的整體轉型和發展。
本期開始,我們推出《關注農村文化建設》系列評論,與您共同關注和探討相關問題,希望以此推動當前農村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編 者
2012年,筆者在皖北某市採訪返鄉農民,正趕上村裡請了個民間劇團唱戲。
說是唱戲,其實就是一些簡單的二人轉、流行歌曲、小品等表演,內容卻粗俗不堪,“掙錢不分美和丑,哥哥有錢跟你走……”看著身邊睜大眼睛,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孩子,讓人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無獨有偶,2014年,筆者在西北農村採訪文化建設,一位老村支書說起村裡的文化現狀,搖頭不已。村裡年輕人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婦女和老人除了下地,就隻能閑坐打牌和扯扯是非,最可惜的是很多上學的娃娃,書讀得不咋樣,打起牌來卻是高手。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進步,但是總體而言,並沒有改變其落后的根本面貌。
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鄉愁何寄?非文化這一關鍵載體莫屬。建設好農村文化市場,不僅僅對推動新農村發展意義重大,更會影響下一步農村向小城鎮邁進的步伐。如何建設好?有兩個前提,其一,思想上更加重視,其二,重新把脈農村文化市場。
不言而喻,在強調大發展的今天,無法與經濟發展直接畫上等號的農村文化建設,更容易被忽視和遺忘,在這種前提下,農村基層文化力量軟硬件缺失,或者重硬輕軟現象凸顯。
而對於農村文化發展,很多基層部門仍然秉持著過去自上而下的“喂食型”輸送方式,送戲下鄉、送書下鄉、送政策下鄉等等,筆者多次到農村採訪調研,圖書室很多圖書都是嶄新的,電腦室除了孩子放學上上網,玩玩游戲,幾乎少人問津,倒是送戲下鄉湊熱鬧者頗多,但是次數太少,而且內容也總是“老三篇”。對於農村的文化需求,很多人並沒有戴上與時俱進的“眼鏡”,仍然在用老眼光、老思路看問題。
重視農村文化建設,需要重新審視農村需求,把脈農村文化市場,也許有人會質疑,在農村會有多大的文化需求,筆者在寧夏南部山區的固原市原州區有著切身感受,該區目前已有農民自己組建的文化“自樂班”近百個,百姓每天在自樂班裡演唱秦腔、固原花兒、眉戶劇等傳統節目,由於文化氛圍濃厚,自樂班還培養出了好多土作詞人、土導演,“每天喇叭一響,大家准聚過來,送戲下鄉固然好,但是這種參與性更強,村民更喜歡。”原州區文化部門的負責人這樣介紹。寧南山區尚且有如此大的文化需求,其他地方的需求想必也不會小。
一個數據也同樣能夠說明問題,2013年底,我國農村網民數已經達到了1.77億,手機上網用戶更達到了1.49億,在電視、手機、互聯網在農村都已經漸漸不是什麼新鮮事的背景下,不論政府還是社會各界,都應該重新思考農村文化建設的問題,對農村文化建設再把脈,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
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已經開始積極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根據地方特點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比如讓村頭喇叭重新響起來、打造村級文化大院、興建學校少年宮……但是與農村實際發展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距離。
從“有沒有”“夠不夠”到如今“好不好”“美不美”,把脈農村文化需求,才能對症下藥,因地制宜。推動農村文化向著豐富、文明、有序方向發展,也才會出現更多和諧穩定、富有人文情懷的魅力鄉村。
文化需求 文化大院 評彈 農村基層 文化力量 新農村 老三篇 眼鏡 農民 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