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 11:00:05|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造訪古巴首都哈瓦那,游客不見得想抽雪茄,但很可能想喝一杯莫希托雞尾酒。海明威生前頻頻造訪的五分錢小酒館,如今擠滿了世界各地的游客,青檸薄荷配合著朗姆酒香,讓人欲罷不能。盡管美國政府不允許其公民前往古巴,但每年仍有十余萬美國人取道第三國來這裡,當年“五分錢”的莫希托,現已漲價百倍。
發源於古巴的莫希托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雞尾酒之一,即便在中國的三線城市也不難找到。而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哈瓦那俱樂部”朗姆酒,更是調制莫希托的最佳之選。這個品牌由古巴政府和法國保樂力加集團共同運營,行銷世界100多個國家,但自從1962年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簽署了制裁法案,“哈瓦那俱樂部”與其他古巴商品一齊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
倒是有一個“山寨”的“哈瓦那俱樂部”上了美國超市的貨架——它來自同樣創立於古巴的百加得公司。1959年,百加得公司在古巴革命后遷到波多黎各,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頭號私人烈酒商。
美劇《大西洋帝國》裡有一句經典的台詞:烈酒商認為自己是販賣欲望的人。美國人喜愛朗姆酒,統計顯示該國消費了全球40%的朗姆酒。百加得給自己的產品打上美國人情有獨鐘的“哈瓦那俱樂部”標簽,顯然是個營銷的好辦法——盡管此酒並不產自古巴。
在過去的20年間,圍繞“哈瓦那俱樂部”商標權,古巴政府、保樂力加集團與百加得公司一直爭論不休,官司從美國打到歐盟,再打到世界貿易組織,甚至差點引發美歐貿易戰,成為知識產權界的經典案例。
“哈瓦那俱樂部”的紛爭,某種程度上已經超出商業范疇,成為美古角力的戰場。哥倫比亞調查記者赫爾南多·卡爾沃在《百加得,隱藏的戰爭》一書中披露,美國邁阿密的古巴流亡組織、“豬灣事件”中的雇佣兵,都得到了百加得公司的支持,該公司負責人甚至還曾買下一架轟炸機,意圖轟炸古巴的煉油設施。
憑借在美國政經界的影響力,百加得還游說美國國會,推行被稱作“百加得法案”的第211條款,限制外國廠商在美國注冊“哈瓦那俱樂部”朗姆酒商標。曾引發軒然大波的《赫爾姆斯—伯頓法》,其出台也與百加得律師團施加的影響密切相關。
早在10多年前,世貿組織就裁定“百加得法案”無效,但面對古巴和歐盟的抗議,百加得公司還能我行我素,“山寨”依舊,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家私人酒企,何以擁有如此強大的游說能力,調動如此眾多的政治力量?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已成共識的今天,資本權力的合謀,意識形態的對立,居然可以讓國際裁定淪為白紙一張,更值得人反思。
朗姆酒 哈瓦那俱樂部 美劇 走筆 戰爭 豬灣事件 赫爾姆斯—伯頓法 游客 1959年 大西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