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11:39:45|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真正的大師不是物質刺激出來的,更不是戴“帽子”戴出來的,而是憑借其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科研創新的興趣,在良好的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中,依靠長期的潛心鑽研“鑽”出來的。
■與其熱衷於當“伯樂”、搞“帽子”工程,不如放下身段、甘當“農夫”,用心澆水、施肥,改良土壤
前不久,《中國科學報》刊發了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的專訪《人才培養應擺脫“伯樂相馬”模式》,讀后深有同感。
侯建國校長認為:“管理部門應擺脫‘伯樂相馬’式管理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為人才成長營造肥沃的土壤和有利於創新的環境上。”
他所說的“伯樂相馬”式管理,是指管理部門一方面出台各種獎勵措施、榮譽稱號、優惠政策,以期對人才成長“硬刺激”﹔另一方面充當“伯樂”,按照自身理念設定標准,通過組織各類評審給各級各類人才“戴帽子”,從而樹立標杆,激勵眾人。
的確,時下吸引、培養人才的各種“帽子”工程名目繁多、爭奇斗艷:你有“海聚工程”,我有“萬人計劃”﹔你有“長江學者”,我有“黃河學者”﹔你有“黃山學者”,我有“泰山學者”……其中既有中央部門的,也有地方政府的,既有科研院所的,也有高校的,雖然名稱各異,但手段大致相同:給予真金白銀的優厚待遇,授予名頭響亮的榮譽稱號,以達到“招才引智”的目的。
“帽子”工程的初衷無疑是好的,但實際效果並不那麼理想,甚至產生了一些事與願違的不良后果。比如,由於急於求成、把關不嚴,一些名不符實的人渾水摸魚,成為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為了拿到更多的經費,一些人不是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科研上,而是忙於包裝成果、參加各種評審﹔在名利雙收的誘惑下,一些人頭戴好幾頂“帽子”,多地兼職、四處招搖……在跑項目、拉經費、搶“帽子”的過程中,本該潛心科研的內心世界變得躁動不安,一些科學家特別是青年人的心思亂了、眼睛花了、精力散了、目標偏了、價值觀顛倒了。
其實,真正的大師不是物質刺激出來的,更不是戴“帽子”戴出來的,而是憑借其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科研創新的興趣,在良好的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中,依靠長期的潛心鑽研“鑽”出來的。
因此,相關部門和單位與其熱衷於當“伯樂”、搞“帽子”工程,不如放下身段、甘當“農夫”,用心澆水、施肥,改良土壤。隻要水肥充足、營養豐富,庄稼自然會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
當下科研人員更為期盼的,恐怕是公平競爭、科學高效的科研軟環境。比如,在科研經費的使用上,現行規定一方面過細過死,違背了科研工作“不可計劃”、難以“按部就班”的基本特征,同時過於“重物輕人”,導致大量經費用在了購買昂貴的儀器設備上﹔比如,在科研項目評審中,人情、關系等非學術因素依然屢禁不止、暗中作祟,嚴重損害了公平競爭、學術至上的基本原則﹔比如,在成果評價上,不是按照不同性質的科研活動分類評價,而是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混為一談,一味地“數論文”……許多有識之士指出,如果上述問題不解決,即使投入再多、儀器再先進,也是事倍功半。
荒漠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平原上難有珠穆朗瑪峰。目前我國的科技人才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每年還有大量的海歸回流,已經告別了青黃不接﹔同時,科技投入逐年穩定增長,硬件設備也鳥槍換炮、日漸精良。最缺乏的,當是保障科技人員心無旁騖、潛心研究的創新環境和一心向學、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如果相關部門能不務虛名、著眼長遠,在改良土壤、改善環境上踏踏實實下功夫、做實事,就會促進科技水平的整體提升,助推領軍人才脫穎而出。
伯樂 帽子 農夫 科技大學 科技人員 雜談 科技投入 長江學者 戴帽子 重物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