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11:42:29|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中說,“閱讀經典作品,你得確定自己是從哪一個‘位置’閱讀的,否則無論是讀者或文本都會很容易飄進無始無終的迷霧裡”。今年是曹禺先生的經典劇作《雷雨》發表80周年,5月到7月間,有3個不同版本的《雷雨》上演。面對《雷雨》,創作者可以選擇復原或實驗,觀眾同樣可以選擇自己鑒賞的位置,只是在當代,還有戲謔、娛樂、消費這樣的位置,在考驗著我們的經典。
無論如何,當代世界是歷史脈絡中的一段,我們必須置身其中,才能瞻前或顧后。我們不可能拋卻時代的命題,而經典也不是故紙堆,它歷經時代更替仍有豐富的可讀性和可寫性。從經典中獲得最大益處的,往往是那些善於交替閱讀經典和大量當代材料的人。帶著當代的問題進入經典,又將經典的力量帶回,在這樣的往返中,經典活了,當代的問題也才可能豁然開朗。
還有人選擇與當代保持一段距離的位置,把時代的嘈雜關在窗外,讓經典的聲音在自己的房間裡清晰回響。哈羅德·布魯姆在《如何讀,為什麼讀》中配制了一個如何讀的處方,即“找到什麼才是貼近你又可被你用來掂量和考慮,且擊中你心坎的東西,仿佛你分享同一種天性,擺脫時間的獨裁”。這是作為一種孤獨的習慣的閱讀,閱讀的愉悅常常是不足為外人道也,治國平天下畢竟是少數人的抱負,“修身”可能是更多人的選擇——通過閱讀經典來確認和建立自我。
“如何”和“為什麼”是分不開的,“如何讀”的問題永遠指向讀的動機和用途。我們可以為了回應時代的命題而讀,可以為了純粹的知識而讀,可以為了心靈的愉悅而讀,找到閱讀的位置,明確讀書的需求,自然可為自己量身打造出最合適的處方。
閱讀 雷雨 經典作品 修身 處方 命題 位置 為什麼讀經典 如何讀,為什麼讀 當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