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陳曉明:小說何以要“現代”

2014-09-05 11:43:00|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沒有一個概念像“現代”這樣復雜、含混且歧義百出。首先,一組概念會糾纏在一起,現代、現代性、現代派、現代主義,等等,如果再加一個前綴“后”,問題就更嚴重了——既然有“現代”,時至今天如何與“后現代”區別開來?其次,“現代”被賦予文學史的特定含義,按照中國文學史的經典表述,“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學是文學進入現代的標志,此后產生的文學自然就具有“現代”特征。但我們今天追問何謂“現代小說”,是賦予“現代”一種超時間、超歷史的含義,即是說,現代時期的小說並不一定是“現代小說”,並不一定具有“現代”素質。那麼現代小說的“現代”究竟指稱什麼?現代意識?現代形式?今天,什麼樣的小說稱得上“現代”,這樣的“現代”對今天的小說藝術有何重要意義?

  這裡我隻能快刀斬亂麻,把小說的“現代”解釋為世界文學發展至今形成的綜合多種創作方法和美學特質的藝術經驗。簡要地說,“現代小說”包含了比傳統小說更為豐富、復雜、多樣的小說經驗。之所以今天還要呼喚這種美學品質,是因為當今中國小說還是以現實主義的鄉土敘事為主導形式,藝術表現形式呈現簡單雷同的狀況。不管是寫鄉土還是寫城鎮,在藝術上缺乏變化,表現手法單一,羅列堆砌事項和過程是常態,白描性語言很是單調。這些通病之所以大量存在,我以為,根本緣由在於當今中國小說缺乏現代小說意識,沒有激發“現代”小說的能量。在談到傳統文學的認知方法和表現手法時,喬治·斯坦納認為,傳統句法將我們的認知安排成線性和一元性模式,“這些模式扭曲了潛意識力量的作用,壓制了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也正因此,才發生了文學要進入現代主義的變革。這其實是西方19世紀末期的事情,按照斯坦納的觀點,這種對傳統的批判態度導致了尼採、卡萊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探索現代的認知方法。

  20世紀90年代以后,關於借鑒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學經驗的說法幾乎銷聲匿跡了,這與80年代中國文學對西方現代派的渴望形成鮮明對比。80年代幾乎每個有創新欲望的作家身后都站著西方大師,馬原背后是海明威、博爾赫斯,莫言身后是川端康成、卡夫卡、福克納、馬爾克斯,等等。在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對話中,中國小說進入到現代層面,小說藝術提升到一個高度。在敘述方法、小說結構、語言、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處理等方面,都遠遠超出中國既有的現實主義的規范。但是90年代的中國思想文化以回歸傳統為導向,文學上也倚重現實主義和民族資源,傳統文學乃至古典文學的諸多經驗成為作家參照的資源。例如,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前者以獨到的傳統文化內涵重構歷史敘事,后者以傳統美學風韻成就小說氣象。莫言在絢麗詭異的《酒國》之后,以《檀香刑》《生死疲勞》向傳統傾斜,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內裡還是有著強勁的現代美學的張力。在整體上,90年代不再唯西方馬首是瞻,中國小說向傳統、鄉土進發進而獲得長足發展,給世界文學提供了獨到的經驗,標志著漢語文學的高度。

  單純依靠傳統、依靠鄉土是否可以一勞永逸?可以看到,幾位最有分量的作家,他們雖以鄉土敘事為鮮明特征,但他們都曾長時間浸淫於現代主義,並且把現代小說經驗內化為自己個性化的創作,由此才能有力地站立在鄉土大地上。莫言的小說其實始終包含著充足的“現代”經驗,即使像《蛙》那樣平實的敘述,也在尋求多文本的變異﹔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看似極其傳統,但內裡的現代意味也相當充足,其小說結構、內涵的隱喻及反諷已經偏向后現代一路。當然,也有歷來傳統老到的作家如賈平凹、陳忠實等,他們對傳統感悟體味並非人人都可仿效。

  21世紀要成就中國文化的偉業,文學當然也不能置身其外,強化中國經驗正當其時。但是,21世紀的中國經驗要足夠強大有力,必須全面吸收世界性的優秀文化成果,如果狹隘地限定在自己的傳統老套裡,不隻會使我們的傳統不能更新獲得當下的活力,同時還將陷入固步自封的簡單復制中。

  也許還有人會說,中國鄉土文學正走向巔峰,以莫言為代表的鄉土敘事大家正可與世界文學比肩,這不正証明了回到鄉土傳統(中國經驗)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嗎?然而,我們同時也要看到,莫言、賈平凹等“50后”鄉土經驗厚實的作家,他們從小生長於鄉村,這一時期的鄉村風土民情雖然也歷經現代化的洗滌,但尚屬底蘊深厚、氛圍濃郁,這對於“70后”“80后”一代作家來說,已經很難逾越。即使他們生長於鄉村,或偶爾去過鄉鎮體驗,鄉村經驗已經今非昔比,再靠單一本分的鄉土經驗已經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尤其是更年輕一代作家必然要與世界現代小說經驗對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未竟的現代小說事業需要重新補課,需要在中國今天本土小說取得的成就基礎上,更加深入全面地借鑒世界現代小說經驗。中國經驗與世界經驗更為深入切實地碰撞交集,才能給中國文學帶來強勁活力。

  現代藝術以其觀念的變革和手法的創新,為藝術發展貢獻了豐碩的成果。今天,現代藝術的生態如何?關於藝術的現代精神和現代性問題又有怎樣新的思考?對此我們將陸續推出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編 者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現代 現代小說 美學特質 重構歷史 現代藝術 小說結構 藝術經驗 小說藝術 藝術發展 現代意味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一汽反腐風暴或牽涉周永康家屬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