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09:30:43|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近日,利比亞武裝民兵控制首都的黎波裡,政府已失去對大部分政府部門和國家機關的控制。把目光移向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攻城略地,直逼首都巴格達,氣焰囂張,手段殘忍。
伊拉克隔壁的敘利亞已經歷了3年多的戰亂,巴沙爾政權和反政府武裝的戰火仍在延燒。再把目光轉向利比亞的鄰居埃及。從穆巴拉克被迫放棄權力起,埃及的政權兩易其手,4年之后動蕩的政治局勢沒有改觀。
大中東地區的沖突、動蕩此起彼伏。目前這種局面的出現雖然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但美國的中東政策扮演了關鍵角色,大多可追溯到10多年前美國“改造中東”的設想,特別是小布什政府“大中東民主改造”戰略。
無論出於自身戰略利益還是價值觀,美國都試圖把“民主”的“火種”撒向中東,聯手其西方盟友先后武力推翻薩達姆和卡扎菲政權,對“阿拉伯之春”推波助瀾。其手法往往是先挑起內部紛爭,引起流血沖突,再以“保護的責任”進行干預,甚至直接軍事干預。在伊拉克和利比亞還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為借口制造國際輿論,挑起國際紛爭。
這幾天,奧巴馬跑去歐洲訪問,並參加北約峰會,此行的焦點議題是如何處理烏克蘭危機。同樣,烏克蘭東部之所以燃起戰火,也與美國播下的“火種”有關。美國在獨聯體國家推動“顏色革命”, 包括在烏克蘭的“橙色革命”。美國為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將烏克蘭拉入西方陣營,對烏國內政治派別拉一派打一派,支持烏克蘭的“街頭民主”。危機爆發了,火著起來了,美國又拉著歐盟和北約忙著“滅火”。
在這些全球熱點問題上,美國是滅火者還是縱火者?很多事例是典型的“先縱火再滅火”。有些是所謂的“滅火”實際上是引起了更大的火。有時甚至是邊滅火邊煽風點火,像是一手拿滅火器,一手拿鼓風機。有時是喊著“滅火”的話,干的卻是“縱火”的事。在東亞近年的南海和東海問題上也很典型。美國是釣魚島爭端的始作俑者之一,與日本私相授受釣魚島施政權埋下了中日紛爭的火種,美國一邊說在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希望和平解決,一邊偏袒日本,口口聲聲“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島,這是表面上“滅火”,實際上煽風點火。美國先是於2010年開始熱炒南海議題,慫恿菲越,然后兜售所謂南海“自願凍結”倡議。
美國通過“縱火”、“滅火”,以期彰顯自身存在,顯示自身價值觀優越性,實現自身戰略利益,包括賺些軍火錢。問題是,中東等地區熱點顯示,美國的政策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時常引火燒身,自釀苦果,更不消說給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帶來損害。美國的中東政策堪稱失敗,“亞太再平衡”戰略屢受詬病。
不久前,美聯社披露了美國為推翻古巴政權而打著國際開發署項目的旗號在古巴網羅和培養“持不同政見者”的行動。難道美國要在自己的“后院”繼續“縱火”?
縱然美國有著超強的綜合實力,然而“縱火”容易,“滅火”難。這種“縱火、滅火”的怪圈值得世人警醒。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滅火 縱火 美國的中東政策 望海樓 縱火者 火種 民主 伊拉克 顏色革命 持不同政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