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14:11:20|來源:新京報|字號:
今天很多觀眾覺得相聲不好看,將原因歸於諷刺性的匱乏,殊不知其根源在於演員基本功的缺陷和舞台表現的不足。
借馬三立先生誕辰100周年,“相聲的本質”討論再起。郭寶昌是文藝界的重量級人物,又和曲藝有著不解之緣,他的意見於人們對相聲的認識有重要影響,惟其如此,筆者更覺得對“相聲的本質是諷刺”有兩句話不吐不快:在我看來,相聲可以有諷刺的功能,但諷刺不是相聲的本質。
相聲,是由訓練方法、表演程式和經典作品組成的表演門類。諷刺也好,歌頌也罷,都是作品實現的社會功能,不能用功能替代本質。以馬三立先生作品為例,其中既有《買猴》、《查衛生》和《似曾相識的人》這些帶有明顯諷刺指向和風格的作品,《逗你玩兒》、《西江月》之類談不上諷刺性的作品也不鮮見﹔而放眼傳統相聲,大量從藝術門類初創期就開始口傳心授的老活都沒有明顯的諷刺性,比如學唱戲曲的“腿子活”和表現相聲獨特台詞技巧的“貫口”活等。由此可見,不能因為部分相聲有諷刺功能就以偏概全,把相聲想小了。
墨子曾經提到過一種常見的思考謬誤,叫做“木與夜孰長,智與粟孰多”,即錯誤類比。不恰當地以功能為本質,下一步就將走向這種荒誕的比較和歸因。今天很多觀眾覺得相聲不好看,將原因歸於諷刺性的匱乏,殊不知其根源在於演員基本功的缺陷和舞台表現的不足。“文怕文章會,武怕大保鏢”,在與座談同時舉辦的紀念演出上,馬志明和黃族民這對黃金搭檔精彩地演繹了傳統相聲《大保鏢》,試問和少馬爺相比,有多少演員的《大保鏢》敢稱“合格”?那樣的演員會正確地運用相聲的形式去諷刺嗎?即便他諷刺了,您也樂了,那也是諷刺這種功能的效果,您欣賞諷刺類的小品、聽脫口秀,都能獲得一樣的笑聲,與相聲又有何干呢?
相聲好比一根針,扎人和縫扣子都談不上是它的本質,要看拿針的人是黃道婆還是容嬤嬤。要是哪天針不好用了,大概也是因為針鈍或手笨,而不是有規定說隻許縫扣子了。
□靳海舟(娛評人)
匕首 大保鏢 京報 演員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