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原創評論>> 正文

高管“歸國潮”源於來去自由的市場化

2014-09-05 06:46: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歸國潮”一直是中國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近年來,海歸人數一直在增加,2013年有35萬海歸回國,較上年增加了30%。這其中,企業高管的群體尤為引人注目,比如萬科的陳瑋,吉利的沈暉,華為的李三琦。他們在海外已經功成名就,拿著跨國公司的高薪,也擁有不錯的職業前景。那麼,是什麼召喚他們“丹鳳歸巢”呢?從這些個案身上,我們又能找到哪些“廣納天下英才”的路數呢?

從共性上說,國家的強大,經濟的增進,肯定是重要動力源。但這些大而化之的說法,只是從表面上說明普遍的歸國原因,具體到企業高管這些職業經理人,恐怕還沒到點子上。搞市場經濟,真金白銀的較量,要不得半點虛假的道德綁架,還得從市場的自身規律中發現答案、探尋規律。

比如,萬科對陳瑋的邀請,更多展現了這家全球最大房地產商的前景。還有的中國國有企業更是直接打出招募海歸的口號:加入我們吧,因為我們沒有玻璃天花板。在具體的薪酬上,海歸高管往往比過去有50%以上的增進。一邊是可與舊東家比肩的全球抱負和頭腦,一邊是決策權更大的職位、回報率更高的契機,如此以市場尊重人才、激勵創新的“大磁場”,縱然鐵石心腸恐怕也要歸心似箭了。

研究經濟理論的都知道,要素自由流動是經濟學、特別是開放框架下分析的一個基本假設。反過來,來去自由的假設也有生動的實踐基礎。過去,學成回來、報效國家,總靠道德、情感來召喚人。這對技術人才可能有些用處,但對大公司的戰略家來講,未免有些單薄。他們具有學貫中西的視野,樂於在打破國界限制的發展平台上起舞。給這些“海鷗”們更多來去自由的機會,以良性競爭讓他們收獲職業滿足感,這正是中國企業全球攬才、全球成長的最優模式。

市場經濟,給人機會,給人希望,給人自由選擇的權利。反過來,西方企業也在反向吸引、參與人才競爭,特別是對那些熟悉中西方企業文化、還能了解到競爭對手情況的管理者。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子女的教育問題,還有人情社會帶來的文化沖突,也多多少少阻礙了“海鷗”在國內的長久棲息。

因此,為歸國高管們安心立業,還需要進一步的市場化、法治化。通過嚴肅的法治安排,降低高管們留下來的成本,比如在中資企業工作的契約環境,比如創業與生活中的人情往來、甚至潛規則,以及遏制空氣環境的惡化趨勢。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不是一句空話,踏踏實實落在企業家成長的舞台上,讓“海鷗”們常來常往、常住常新。這一切,往往不為企業掌控,更在於政府的保駕護航。

(洪樂風,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宋勝男、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一汽反腐風暴或牽涉周永康家屬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