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原創評論>> 正文

教師豈能桃“禮”滿天下?

2014-09-10 09:45: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既然這個社會以經濟為中心,什麼都可以明碼標價,那麼敬重老師的心意,也得用禮物來表示。

  日前一名自稱是某幼兒園老師在微博晒出一張大閘蟹禮盒的照片,配文稱“學生家長送的,我更喜歡人民幣”。微博一出,輿論嘩然。對此,當地教育局通報稱,已把這名老師辭退,幼兒園園長也受了處分。

  這則新聞說明,給老師送禮的行為並未絕跡,盡管現在社會正大力提倡節儉之風。雖然之前一段時間,一些地方甚至明令禁止“謝師宴”,但是人們更多恐怕還是口服心不服,以至偷梁換柱,暗度陳倉。

  有人說,中國人素來尊師重教,禮敬老師,是學生的義務,給老師送禮,於史有徵,現在不讓給老師送禮的禁令有些過了。例如孔子就曾說過,得給老師送十條臘肉才行--束脩。而且,這種“送禮”,不光孔子時代可以找出,后世也有很多。

  例如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黃公道:‘今日這邊所得束脩之儀多少?’郭信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錢,不勾充身,圖得個朝夕糊口,不去尋柴米就好了。’”

  又如清代,《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你既然有志學洋話,為什麼不去拜一個先生,好好的學上兩年?一個月隻消化上一兩塊洋錢的束修。”

  再如民國,巴金《春》:“人家每個月拿八塊錢的束修,教你們這樣的學生,也不好意思。”

  不過列位看官可看仔細了,這些例子裡的束脩指的都是學費,不是給老師的禮物。因此,給老師送禮,於史無徵。

  那麼,現在人們為什麼會糾結於給老師送禮這個問題呢?送重了不是,送輕了也不是﹔送不是,不送也不是。在筆者看來,這種思潮是在物化時代的必然產物。

  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想給老師送禮,得是家境顯赫之徒,因此送禮不成風氣。不然,怎麼孔門弟子多寒士呢?

  如今,消費時代來臨,有了送禮的物質基礎,再加上現階段社會交際“泛經濟化”的傾向,人們對待人際關系——當然包括師生關系時,不由自主地進行物化選擇。既然這個社會以經濟為中心,什麼都可以明碼標價,那麼敬重老師的心意,也得用禮物來表示。

  在送禮方的前赴后繼下,作為受方的老師也很難做,不過,像文章開頭的例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老師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而且,我們的傳統是不打送禮人,結果,半推半就間,教師隊伍也會被腐蝕,桃李滿天下變成桃“禮”滿天下。

  因此,罷絕“謝師宴”,教師節不提倡送禮。從歷史角度看,是恢復文教傳統,從現實角度看,是整肅社會風氣、淨化師生關系的良方,大有深意,不可不察。

  (熊建,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教師節 送禮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一汽反腐風暴或牽涉周永康家屬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上海篇(高清)

中國周邊潛艇實力掃描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