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台媒:西方“恐中症”從何來

2014-10-31 09:29:52|來源:中國台灣網|字號:

  1816年,英國使臣亞美士德伯爵拜訪拿破侖后,引述了拿破侖對中國的看法:“中國並不軟弱,而是一頭沉睡獅子,一旦被驚醒,世界將為之震動。”

  1885年,清朝外交家曾紀澤(中興名臣曾國藩之子)卸任駐英俄公使職務,返國前,在倫敦的《亞洲季刊》以英文發表了《中國先睡后醒論》。當時,世界許多有識之士已注意到中國將要覺醒,並為此疑慮重重。

  台灣《中國時報》近日發表評論說,拿破侖的預言和曾紀澤勾勒的圖像,在往后200年,隨著中國的動蕩,逐漸被遺忘,直到1990年后,中國政經快速崛起,才再次喚起西方人的記憶。

  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法國,在巴黎發表演說表示,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不會給世界帶來威脅和動蕩。盡管距離拿破侖預言時隔200年,盡管習近平強調這頭醒來的獅子,是和平、可親和文明的,卻依然難掃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疑慮。過去20年,西方有關“中國威脅論”的憂心也一直未中斷。

  這個月初,亞歐高峰會議在米蘭舉行前,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莫斯科,西方專家更提出警告說,相較於俄羅斯和西方正面沖突,中國精心策劃,蓄意調整策略對世界影響力更大,中國才是真正改變游戲規則的國家。

  然而,面對西方世界對中國興起的焦慮,英國歷史學者克裡斯多福.費林從西方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解析后,認為西方世界在21世紀初罹患的“中國恐懼症”(Chinaphobia),其實是無視19世紀以來西方歷史和流行文化刻意歧視、丑化、妖魔化中國和中國人的遺緒。

  費林新著《黃禍: 傅滿洲博士和恐中症的興起》(The Yellow Peril: Dr Fu Manchu and the Rise of Chinaphobia)中重提一個幾已被全然遺忘,令人聞仍震撼的詞匯──“黃禍”,這個對中國充滿偏見的用語。19世紀,歐洲對中國普遍存在歧視與偏見,費林認為,英國作家薩克斯穆爾1912年在他的短篇小說中創造的東方邪惡終極人物“傅滿洲博士”,深植西方人腦海,乃是導致當下西方對中國崛起感到焦慮的原因之一。

  “傅滿洲博士”是黃禍的化身:高深莫測、惡魔般狡滑、冷峻客氣、殘酷、堅不可摧。這個邪惡的東方角色,從小說到電視、電影,縱橫西方大眾文化到1960年代止,長達半世紀。盡管創造“傅滿洲”的穆爾從未到過中國,飾演“傅滿洲”的演員從英、美、意大利到瑞典皆有之,就是沒半個中國人,但卻種下西方人對中國深刻的負面印象。

  出生於中國山東的美國前駐華大使李潔明,97香港回歸前曾以《傅滿洲問題:為什麼美國和中國傾向把對方視為卡通人物敵人》為題,撰文指出,“傅滿洲”確實深植西方人心,致對中國產生敵意,影響西方政治,李潔明認為,西方應該要重新回顧,檢討從“黃禍”開始,百年來對中國的歧視、敵意和刻板印象。

  費林同意李潔明的觀點,尤其是中國和西方從二戰盟友、冷戰宿敵,一路走到今天的潛在競爭對手,如果西方還無法正視對中國從“黃禍”到“傅滿洲”以降的偏頗意識和歧視心態,到頭來,對彼此都無幫助。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西方政治,傅滿洲,西方歷史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閉月羞花金發女模地鐵走紅引萬人熱追

傳潘粵明董潔已復合搬回愛巢(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